體溫的控制學案
⑵龜的受精卵在不同的溫度下,發育的后代雌性比例與溫度有什么關系,請你用曲線圖的方式表示出來。
⑶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的一種巨型的爬行動物,約在6500萬年前突然從地球上消失。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多種解釋,請根據該實驗的啟示,提出一種合理的解釋。
多學一點
競賽題選
(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試題卷)地球上的動物一般可以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兩種。恒溫動物主要是通過新陳代謝作用來調節體溫恒定的;變溫動物則通過移動身體獲得更多的陽光照射或較高的氣(水) 溫來提高身體的溫度。恐龍到底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是科學家經常激烈爭論的問題。
科學家甲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恒溫動物:
論點一:今天北極圈內的中生代地層中,常發現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
論點二:象恒溫動物一樣,少數恐龍化石也殘留有能保溫的羽毛結構;
論點三:象恒溫的哺乳類動物一樣,恐龍化石的骨骼中布滿了管狀空隙,這是血管的痕跡;
論點四:象恒溫的哺乳類動物一樣,恐龍化石群中具有較高的獵物/捕食者比值。
科學家乙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變溫動物:
論點五:從恐龍化石的尺寸判斷,一般說恐龍的體型都很龐大;
論點六:到了冬天,恐龍就會從嚴寒的區域遷往氣候暖和的區域;
論點七: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強烈的陽光,而不是防止體溫下降;
論點八:今天的許多爬行類動物,其骨骼也有豐富的血管,但一些小型鳥類和哺乳類動物骨骼血管較少。
論點九:今天的變溫動物群體中的獵物/捕食者比值,與恒溫動物是接近的。
(1)科學家乙提出的5個論點中,哪一項是不能與科學家甲所提山論點構成對應關系的? ▲ 。
(a)論點五 (b)論點六 (c)論點七 (d)論點八
(2)如果科學家乙認為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恐龍仍有機會曬到陽光,他的理由是 ▲ 。
(a)恐龍隨季節遷移
(b)恐龍有冬眠的習慣,所以冬季不需要陽光
(c)隨地球板塊移動,將恐龍帶到低緯度
(d)北極圈內有很多北極熊,可供恐龍作為食物
(3)一般恒溫動物群體中,保持著較高的獵物/捕食者比值。從能量消耗的角度分析, 這是為什么? ▲ 。
(4)在寒冷的北極,發現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根據所學的知識,你如何才能解釋這種現象呢?▲。
課外充電
參考答案
基礎鞏固
1、d 2、c 3、a 4、d 5、a 6、d
7、b
8、a
9、(1)骨骼肌;(2)如運動、吃火鍋等較熱的食物、喝熱水等(只要合理均可給分)。
10、⑴a 低于,⑵蒸發散熱 c
綜合應用
1、c
2、蜥蜴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當蜥蜴在陽光下時,體溫迅速上升,為了降溫,又躲進陰影中,馬上體溫又下降,所以又去陽光下活動。
3、是由于骨骼肌的顫抖,它能使人體的產熱量成倍的增加,以維持人體溫的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