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教案設計
12.光有大紅大綠不算好,黃能托色少不了。
13.艷不俗,淡適宜。
14.色多不繁,色少不散。
15.草綠披粉而和,藤黃加赭而老。
16.一幅畫面好比造一間屋子,總要開幾扇天窗,否則就感覺發悶。
17.紫多發惡紅主新,黃色多了多主淡,綠色多了也不新,上樣三色均可用,唯有紫少畫真新。
18.斷國孝,三藍墨。
19.紅紅綠綠,圖個吉利。
20.文相軟,武相硬。
21.女紅、婦黃、寡青、老褐。
22.頭色不過四,身色勿過三。
三原色:紅、黃、藍
三間色:紫、綠、橙
三對互補色:紅——綠、 黃——紫、藍——橙
色調:暖色:紅、黃; 冷色:藍、綠。色彩的冷暖具有相對性。
(四)、民間藝術作品中常用色彩及其搭配特點。
(1)、分析兩幅畫面的色彩關系,重點是色彩大的冷暖關系與色彩所占的比例有關。
(2)、真虎和布老虎比較
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顏色雖然都以黃色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黃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顏色,而是純度高的原色,顯得更鮮艷。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紅、藍、綠色,由于對老虎的色彩進行了大膽的取舍、添加,因而產生了鮮艷奪目的藝術效果。
(3)實例分析:分析山西民間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課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顏色進行色相、色調、純度、對比、 冷暖 方面的分析 )
提問:色相、色調、對比
布老虎身上主要選用了哪幾種顏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調是什么?
這幾種顏色的對比怎樣?
結論:色相:紅、黃、藍、綠 (四種顏色,其中紅、黃、藍是三原色,純度高)
色調:色調的冷暖,是由冷暖色的比例決定的,布老虎以黃色為主色調,所以呈現暖色調,
對比:黃與藍、 紅與綠 ( 兩種互補色對比)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點:布老虎身上主要選用了四種顏色,以黃色為主色調,采用純度較高的原色進行搭配,使用互補對比色進行搭配,色彩鮮艷,對比強烈。
(4) 結論:(板書) 民間藝術作品主要選用紅、黃、藍、綠四種; 民間藝術作品大多運用純度較高的三原色進行搭配,純度高,色彩鮮艷;民間藝術作品大多使用互補色對比進行搭配,色彩對比強烈。民間藝術作品中,白色還黑色的運用也很普遍,白色有透氣感,黑色則起到穩定性的作用。
四、課堂實踐:
我們了解了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特點,是不是覺得很漂亮,自己也很想動手嘗試一下呢,現在,我們也來做一回民間藝術家,用所學的民間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繪一幅畫吧!
(一)、注意要點:
在結構上:你可以依照物像原來的結構上色,也可以在基本型的基礎上,作大膽的創新,加入你的特點,讓你的作品寓意更深;
在用色上:運用純度高的色彩,在色彩關系的處理上大膽使用對比色。
(老師發稿,學生實踐)
(二)、學生彩繪圖形,老師巡視輔導。
課件展示,播放音樂。
展示的兩幅民間美術作品,一幅依據形體結構上色,一幅夸張變形的,作為學生實踐時的參考。
五、作業展示:
展示優秀作業,自評互評,給學生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民間藝術,可以登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網站,那里有更多值得我們驕傲的民間藝術,我們常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主人,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及傳承,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你們手中,讓中國民間藝術的色彩,輝映這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