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簪花》導學案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了解中國傳統服、妝、飾文化,感受精湛的制造工藝,體會吉祥紋飾表達的美好寓意。
技能目標:根據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一件飾品,培養學生的設計、審美及動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服飾藝術,形成良好的審美素養,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國古代飾文化的特征。
教學難點:中國飾文化的發展與繼承。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彩色膠泥、彩色卡紙、銅絲、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視頻:xx年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
在第一部分的表演中,很長時間集中在一幅畫紙上,其中展現了不少天價國寶,特別是在《簪花仕女圖》映襯下,眾多唐裝仕女的表演讓人們難以忘懷。
揭示課題:《簪花仕女圖》。
二、新授課程
1. 欣賞解析
《簪花仕女圖》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在觀察中你發現了哪些別致的妝飾?
仔細觀察《簪花仕女圖》,會發現仕女眉毛位置均明顯高于普通人的雙眉,且呈蠶蛾的形狀!岸昝肌笔钱敃r上層社會貴族婦女流行的畫眉方式。“簪花”仕女發髻上插著碩大的花朵,展現盛唐時期的審美──富麗、豐腴。
2. 分析理解
簪花者──牡丹花──玉簪(那珍珠流蘇似乎不停搖晃,加強了整個人物的動感)──金花子──斜格紋樣朱色長裙、朱色披帛。
簪花者──鳳鳥金步搖──團花的朱色長裙。
簪花者──蓮花──發簪──紅格子紗衫。
簪花者──海棠花──金質云團紋項圈──朱紅披風。
簪花者──芍藥花──赭褐色紗衫、紫色團花的朱色長裙。
3. 分析小結
學生小組分析,教師板書小結。紋飾圖案內容相當豐富,團花、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變化多端。飾品中的吉祥紋樣則代表了人們幸福美滿的愿望。
學生嘗試勾一勾吉祥紋飾。
4. 討論分析
中國傳統飾物的種類有哪些?
中國古人的飾物獨一無二,巧奪天工,美奐絕倫。
古代的工匠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創造精神,并花費數月乃至數載琢磨一器,使作品獨具個性,渾然天成。
中國傳統飾物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為:發飾、耳飾、項飾、手鐲、戒指等。
發飾:在古代,女性的發飾品種繁多、工藝精湛、插戴數目多樣。
簪──古人用來插定挽起的頭發的發具。中國的古簪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祖先使用發簪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殷商時期出土的文物中,發簪就已經顯現了它的遠古的身影。制作發簪的材質可以分為角、骨、金、玉、象牙、竹、木等。而從制作工藝上分,也有鏤刻、累絲、鑲嵌等。
古人對發簪還有多種的叫法,如釵、扁方、步搖等。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被实墼诠澣绽镔n給大臣的禮物通常是簪。古代時規定罪犯不許帶簪,就是貴為后妃,如有過失,也要退簪。簪還象征著等級與尊嚴。
步搖──《釋名》曰:“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以黃金為首,如桂枝般相纏,下垂以珠,行則動搖,凸顯行步動態之美。
5. 示范分析
耳飾:不同形態的耳飾可以調節人們的視覺,達到美化形象的目的。
教師分析人物的臉型,示范耳飾造型帶給人們的視覺變化。
6. 審美體驗
運用銅絲你可以制作什么飾物,選擇哪些制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