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同課異構”比較式課例教案-《雪絨花》與《熒屏樂聲》教學設計比對
教案一
《雪絨花》教學設計
瓜瀝二中 韓 毓
課 題:
《雪絨花》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第13冊第六單元
教學目標:
1、 學會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雪絨花》,能以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 聆聽、欣賞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通過演唱等活動體驗音樂所傳達的情感信息。對所學的電影音樂產生興趣,能主動思考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作用。
3、 能根據電影場景設計不同的表演形式,樂于參與表演當中。
教學重點:
唱好二聲部并初步了解影視音樂的作用。
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教學設備、樂器(長笛、口琴、豎笛)
教學過程:
步 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入座,聽音樂帶動學生律動起來
聽音樂進教室,和老師一起律動起來
創造一種美好、輕松的音樂環境
用長笛吹奏《雪絨花》第二聲部旋律
快速聽辨歌曲的名字
引出課題,熟悉第二聲部旋律
新
課
教
學
聆聽學生講述劇情給予補充
播放《音樂之聲》插曲《雪絨花》片段。
簡介劇情。
欣賞音樂劇《雪絨花》歌曲片段
通過對第一聲部的學習和演唱,更好的體會、感受歌曲,為第二聲部學習做鋪墊。
請學生思考歌曲是幾拍子的,找出歌曲多次重復的旋律和高潮部分
3/4拍子,旋律3–5│2‐‐│ⅰ‐5│4‐‐│先后三次出現,高潮在第三樂句
教師鋼琴彈奏歌曲的第一聲部,為學生伴奏
根據對音樂的欣賞與分析,有感情的演唱《雪絨花》第一聲部
引導學生學習方法,找出:1)旋律的主要音2)多次重復的小節3)與第一聲部重復的樂句
以自學為主,用自備的樂器吹奏歌曲的第二聲部,鞏固第二聲部旋律
以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為主。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和老師的合作中學會相互配合及聲音和諧統一。
用長笛吹奏第一聲部,與學生合奏
吹奏第二聲部旋律,反饋自學效果
彈奏第二聲部旋律,糾正演唱不準的地方。
先用“lu”模唱,再隨鋼琴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二聲部歌詞。
演唱第二聲部,引導學生合唱時相互配合及聲音的和諧統一。
輕聲演唱歌曲的第一聲部,體會合唱效果。
鋼琴為較弱的聲部伴奏或與學生齊唱
自由組合,分成兩個聲部合唱《雪絨花》
展
開
播放劇中第二次演唱《雪絨花》的片段,簡單的介紹這一片段劇情。
仔細觀察劇中的每一個人物,為下面的表演選擇一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在影片欣賞過程中,使學生發現同一歌曲在不同環境,對音樂有不同的處理。通過場景表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從中體會音樂有貫穿主題,發展情節,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作用。
為學生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入自己的角色(上校、修女、孩子、觀眾)
根據自己所理解的,表演這一片段。先由報幕的同學宣布“特拉普特上校家庭合唱團為大家演唱《雪絨花》”然后表演者上場演唱,其他同學當觀眾與表演者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