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作品:《卡門序曲》(通用4篇)
欣賞作品:《卡門序曲》 篇1
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教案
欣賞作品:《卡門序曲》(管弦樂)
年級:高中一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師:劉老師
[教學目標]
一、探索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的延伸,利用網絡使學生能獨立獲得所需的音樂知識。(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充實教學內容,易于學生更方便更積極地學習知識。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音樂,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與時代接軌,使嚴肅音樂成為學生可以學習的一部分。)
二、 依據曲式圖聽辨作品《卡門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題,從作品的結構深入認識音樂作品。
三、 以當堂測驗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對作品的認識和掌握作品的情況。
四、 欣賞歌劇《卡門》中的著名唱段。直觀性地了解──歌劇,定義:歌劇是把戲劇、詩歌、音樂、舞蹈和美術結合在一起的綜合性藝術。
[教學重點]
運用曲式圖聽辨《卡門序曲》,正確認識每個主題的發展變化并記憶音樂作品片斷。
[教具]錄音機、錄音資料、錄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收集有關歌劇《卡門》的資料,
請兩位同學來講解或介紹,在課下收集有關歌劇《卡門》的資料。(由學生親自演示)。
二、欣賞管弦樂作品《卡門序曲》
《卡門》是世界著名歌劇之一,在這部歌劇中最具代表性及流傳最廣的器樂作品就是管弦樂作品《卡門序曲》又稱《卡門前奏曲》,經常被一些交響樂團作為音樂會曲目來演奏。欣賞作品 ,在音樂會演出中作品就演奏到這里結束。這段音樂描寫歡樂的節日氣氛和劇中斗牛士的英雄形象。而在歌劇中作品并沒有結束,讓我們繼續欣賞 ,提問:這段音樂留給你的印象?
一、首先來欣賞作品《卡門序曲》(錄像)——欣賞到第一大段落結束,(在一般的音樂會演奏時,我們所欣賞到的《卡 門 序 曲》就結束了,而在歌劇中的序曲樂曲沒有完,讓我們來繼續欣賞。(磁帶)學生的感受
1、引出——曲式圖
卡 門 序 曲
并置曲式
三部曲式
a
a b a
8 8 8 10 8 8
b
引 c c1
4 8 16 8 14
a
a
8 12
展開性段落
引 d d1 d2
2 4 4 4 4 10
全曲共分兩個部分,采用并置曲式結構,
第一部分為三部曲式,(aba)氣氛熱烈;第二部分在一般的音樂會演奏時,大多不演奏,這段旋律具有悲劇氣氛與第一部分形成反差。
2、 按曲式圖聽全曲。(第一遍)
要求全體學生看板書,由教師指圖欣賞,使全體學生熟悉這部作品的曲式圖。
掌握、分辨出曲式圖中二個大的段落(三部曲式、展開性段落)。
3、 按曲式圖聽全曲。(第二遍)
要求學生聽辯出各主題,(看教材p97頁)找到
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 第三主題、 第四主題
(在曲式圖中)的旋律,并和曲式圖相對應,在曲式圖中標出這四個主題。
4、 按曲式圖聽辨全曲。(第三遍)
要求學生隨音樂的發展在自己的曲式圖上作記錄。(可用各種符號標出旋律、力度、速度等的變化,也可用文字說明或記譜,其中特別注意每個主題的區別更包括重復部分的變化。)
5、 按曲式圖聽辨作品片斷,要求在圖上完成,在小節下面用方括號標明音樂從哪小節到哪小節,并寫清楚序號。
6、 公布正確答案(師生共同完成)
二、觀看錄像片欣賞歌劇《卡門》中的著名唱段(根據教學進度完成的情況,欣賞一段或二段)
1、 女主人公卡門的唱段《愛情是一只自由的鳥兒》
卡門在第一幕中挑逗霍塞時所唱的哈巴涅拉舞曲,唱詞是卡門的愛情觀念的自我表 白。作為一個倔強的吉卜賽人,卡門寧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愿讓她的愛情自由受到任何約束。(觀看錄像片)
小節:這首哈巴涅拉舞曲源于當時還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比才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寫了這首歌,而歌曲的音調卻帶著濃厚的西班牙民間風格。卡門邊舞邊歌,旋律跳躍而有生氣,節奏強烈而有特性,整個音樂充分表現了卡門的精神面貌:熱情奔放,明朗大膽而又無拘無束。
2、 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唱段《斗牛士之歌》
第二幕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場時,唱起了這首著名的唱段。音樂鮮活,
課后學習:同學們如果想欣賞到更多歌劇《卡 門 》,可以在網上下載一此mp3的作品。如可去洪恩在線等去欣賞和學習。
摘自北京音樂教師
欣賞作品:《卡門序曲》 篇2
本資源推薦人:洪嘯音樂教育網友 媚眼如絲
本教學設計作者:齊齊哈爾市第五中學 王旭
配圖: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 風信子
授課教師
王旭
授 課 單 位
齊齊哈爾市第五中學
年 級
初中一年級
教
學
目
標
情
感
態
度
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歌劇音樂、對歌劇、歌劇音樂感興趣,樂于學習、了解與歌劇有關的音樂文化。
過
程
方
法
感受、講解、體驗、拓展
知
識
技
能
能夠感受體驗《卡門序曲》各部分的音樂情緒,并初步認識某些歌劇序曲具有暗示劇情的作用。知道 “回旋曲式”的結構,了解比才的生平和貢獻。
教學重點
了解作品中各段落的音樂特點并熟記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
感受、體驗、了解“回旋曲式”的結構特點。
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圖片導入
輕松自然
二、聆聽感受
初步體驗
三、介紹背景加深了解
四、分段復聽深入體驗
五、知識拓展 參與實踐
六 課堂小結
鞏固提高
師:老師帶來了兩張照片,請同學們說說描繪的是什么場面?
生:斗牛的場面
師:關于斗牛你們還知道哪些知識?用怎樣的音樂表現這些場面呢?
生:牛是色盲等。音樂應該用快的速度和強的力度。
師:作曲家又是怎樣用音樂表現的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曲家比才的這首《卡門序曲》。
師:讓我們先來感受它的整體情緒(初聽《卡門序曲》)。
這首樂曲的整體情緒是怎樣的?
生:熱鬧、歡快、強的力度、快的速度,大家和作曲家的想法不謀而合。
師:這首《卡門序曲》共有三段旋律,都來自于《卡門》這部歌劇,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歌劇《卡門》。
師:教師結合演出劇照介紹歌劇內容。
分三組進行聽辨、哼唱主題旋律
1.聽辯老師彈奏a段旋律,說出他們的區別后進行模唱
2.用0×
0× ∣0× ×‖節奏型為b段旋律配伴奏。
師:為斗牛場上的精彩表演吶喊助威應怎樣表現?讓學生設計口號后教師指導學生用節奏表現,形成二聲部節奏訓練。
請學生哼唱出b段旋律。
3.聽辯老師彈奏c段旋律,說出他們的區別后進行模唱
4.聽辯三段旋律
5.欣賞歌劇中第二幕c主題《斗牛士之歌》
6.學唱《斗牛士之歌》
1.完整聽賞《卡門序曲》、排列出三段旋律出現的順序,初步了解“回旋曲式”abaca的結構
2.講解“回旋曲式 ”——多次再現的同一主題與兩個以上插部交替出現的樂曲結構形式。
3.聽賞另一個版本的《卡門序曲》,找出不同
4.介紹序曲種類:歌劇序曲及音樂會序曲 ,《卡門序曲》屬于音樂會序曲,它是在歌劇序曲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
5.簡介作曲家比才。
采用搶答的方式進行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的反饋。
師:通過學習《卡門序曲》我們一起了解了《卡門》這部歌劇,初步感受到了歌劇音樂的魅力,今后同學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和關注歌劇藝術。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學習愿望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拉近學生與作曲家的距離,提高學生自信心。
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歌劇音樂。
使學生懂得在旋律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速度能表現不同的情緒,熟悉a段旋律
在感知音樂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合作與協調能力。豐富和提高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使學生懂得在旋律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力度和音色能表現不同的情緒,熟悉c段旋律
體驗斗牛士氣宇軒昂的音樂形象。
了解“回旋曲式”的結構。
初步認識某些歌劇序曲具有暗示劇情的作用。
給學生充分的自信心,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教師簡介:
王旭 1989年畢業于齊齊哈爾市師范學校音樂教育專業,xx年自考畢業于齊齊哈爾大學音教系,并取得學士學位。從教20年來,連續被評為市、區“先進工作者”;撰寫的論文,教學案例多次獲獎;錄像課多次獲省一等獎,在xx年齊市地區課程改革現場會上的公開課《可愛的家》獎得好評,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區級骨干教師并獲得省音樂學科教學能手稱號。
===============================================================
點評:齊齊哈爾市龍沙區進修學校 姚冬梅
面對有著豐富多彩生活的、求知欲強烈、活潑好動的學生,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堅定樹立起讓學生能廣泛參與的意識,積極提倡充滿情趣、興趣的教學模式,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本節課改變了欣賞課單純“老師講、學生聽”、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欣賞教學模式,代之以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熟悉和了解序曲與歌劇的相關知識。
在教學中,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在活動中去發展、去深思、去實踐;在活動中進行分組體驗,使學生敢于面對挑戰,增強集體榮譽感,在成果展示中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欣賞作品:《卡門序曲》 篇3
這堂課我比以前任何一次教研活動都要重視,早上早早起床,洗好頭,保持帥氣形象,理一下上課思路,來到東陳中學,弄好,等著老師和學生。因為這次上課是對自我的一種檢驗,去寧波上課后,這次能否有突破,能有多大的突破,這些其實是自我的一種期待。上完課后感覺自己還是有了點進步,但這種進步還是不夠大,還要繼續努力啊。
上課暴露的問題還是很多:
一、對音響的感知不好,音響太響了,我沒有及時減弱音量,這種感覺以后一定牢記的,可以走道教室后面去聽聽,一定要到舒服了為止,否則音樂是沒有美感的。
二、鋼琴彈得不熟練,課前沒好好去練,對節奏把握也不準確。自己的示范演唱不夠準確與到位,要求學生唱的自己一定要唱熟唱好。
三、大擦的節奏沒有準確和上音樂。
四、哼唱斗牛士之歌,沒有對學生的演唱進行指導,學生唱得不美,感覺沒出來就過了;欣賞課中的旋律哼唱還是要對學生有要求,做的更細一些,這樣體驗會更好,印象會更深刻。
五、斗牛士之歌兩段旋律最大的特色是柔美、高雅與勇敢、陽剛的對比,弦樂的奏法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是弓法橫向的連貫與抒情,二是弓法縱向的力度與頓搓,如果讓學生來體驗這些弓法的變化那就更好了,或許學習氣氛也會好起來。
六、對B段的音樂解悉有點牽強,如果讓學生唱唱旋律,體會跳躍活潑的旋律特點,然后老師隨著旋律起伏做些動作,再加些語言引導,或許會更好。
七、完整聆聽時,我只讓學生隨音樂劃拍,效果不是很好,應該把前面學過的東西運用進去,如A段加入大擦的節奏,B段女生張望、歡樂的神情,C段的旋律哼唱,弓法的變化演奏等,效果會更好。
八、音樂背景的介紹還不夠,原序曲悲劇主題對歌劇的暗示等也沒講。
九、課堂氣氛臨場調節還不夠。
十、自信心還需更足。
學生、音樂是課堂永恒的主題,期待下次能更好。
欣賞作品:《卡門序曲》 篇4
針對本次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教學設計與課堂機智的聯系
教學設計是課堂機智反映的基礎條件,教學的每個環節應遵循學生的心里特點和認知能力,做到有法可教。課堂機智是教學設計的創造和檢驗,每個教學都會出現教學意外如何變教學設計為教學意外服務,需要讓自己的教學環節細化和內化 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以萬變顯不變。針對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關于把歌劇序曲置前是否科學性,我問了吳老師和單老師都覺得好像對教學目標有牽強附會,或者影響卡門序曲主題ABC的教學效率性,應都認為放在最后比較好,盡管放在前面我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卡門戀情的敏感話題讓學生對后來卡門序曲欣賞有更好的背景了解,但是更多的是削弱卡門序曲整體形象。
二、教學態度和教學技能的`聯系
從廣義上說教學態度是屬于教學技能范疇的,但是從狹義上說教學態度是獨立的,它是表現一個教師從課堂開始到結束整個過程的反映和變化,盡管精湛的專業技巧,深情的歌聲,動情的音樂 能直接感染學生,但是學生的參與能力往往是和教師跟學生的溝通有很大關系,而教師能否拉近學生的距離,需要教師通過語言和肢體、神態來刺激學生,傳遞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思考。我們經常看到有經驗的教師并不是一次性的詮釋和表現音樂,而是通過在特定的場合為音樂的碎片通過自己的引導加以組合,讓學生更理解和記住音樂,通過有效的提問促進學生活躍思維,本堂課對于本人在課堂上表現的充分自信和投入得到了在場聽課老師的充分肯定,但是提出的問題是否更好促進學生的學習得到單老師指點和幫助,單老師指出我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針對要提出的問題應符合學生學習和促進學生學習的心里特點,要做到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這不僅是師生的一問一答更重要的是利用具有音樂性的手段來指導課堂和達到所需要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復和教學變化的聯系
要讓學生能夠長期的記住音樂,必須重復聆聽和歌唱。所以教學中經常會重復使用過的教學的方法,我們在來一遍,再來聽一遍等等教學重復。但是單一的重復顯然教學效果會不盡人人意,學生聽這乏味,毫無樂趣,怎樣讓這些重復變的樂趣就需要變化著的教學,教師通過改變教學手段和不同的教學表現來刺激和引導學生能產生強烈的興趣,為課后教學效果的延續有一個生成的過程。本堂課中采用的教學重復包括哼唱主題和復述回旋曲式,這兩個方面在時間上比例不夠,以至于學生無較好的記住主題,具體需要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變相同的主題不同的教法,不同的交流。因此如何變化重復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巧妙的構思和較好的課堂應變能力,作到不流痕跡的變化,滲透式的重復。
總之,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一們集歌唱、演奏、舞臺藝術的一部歌劇 。唯一的是有一位老師自己的完成,所以新時代的教師不是一位說書者更不是一位表演者,而是即是一位說書者也是一位表演者,是感悟生活,體驗酸甜苦辣的沉淀。讓內容音樂些,讓過程快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