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表演《三只猴子》
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三只猴子》,初步體驗歌曲的詼諧和幽默風格。2、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相應動作,并樂意在集體面前進行歌表演。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亂蹦亂跳。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并能大膽地表現歌曲活動難點: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并隨著音樂邊唱邊表演活動準備:三只猴子、床、猴子進醫院的圖片若干;節奏圖譜活動過程:一、 談話導入師: 瞧,他們是誰呀?出示三只小猴的圖片。有幾只小猴呀?我們一起來和小猴打個招呼吧!老師出幾只小猴你們就跟幾只小猴問好!二、了解歌曲內容,掌握節奏1、出示節奏圖譜,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師:你們看,這三只小猴它們在哪呀?在干什么呢?師:你們想不想和它們一起去玩一玩呀?師:不過老師可是有要求的,跳的時候要跟著我的節奏圖譜跳。師:請你看看,你覺得哪里跳的要快一點?(教師跟著節奏圖譜示范說:跳跳 跳跳跳 跳跳 跳 …… 幼兒學說)師:那我們雙腿當成軟軟的床,用小手在上面邊說邊有節奏的跳。2、出示圖片,掌握歌詞師:那么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呢?(根據三段歌詞,擺放圖片,引導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3、嘗試有節奏的念歌詞師:這個三只猴子的故事還可放到節奏圖譜當中說一說呢!三、 學唱歌曲,進行手指游戲(1)、教師范唱、幼兒學唱師:老師還可以把它們玩的這件事情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一聽?(教師示范歌曲三段) 我們一起來試試吧!(2)、創編手指游戲動作,邊唱邊進行手指游戲師:告訴你們三只猴子的歌曲里還藏著一個好玩的手指游戲呢!師:兩只小手怎么做三只猴子和小床?一只猴子受傷了那能不能跳了?(引導孩子三個手指逐個彎下)五個手指誰可以當猴媽媽?(做小床的手翹起大拇指做猴媽媽)師:那就按照你們的方法我們邊唱歌邊玩手指游戲吧!四、 創編摔包的動作,分角色表演唱(1)、分角色表演 ,創編摔包動作師:它們在床上跳,結果受傷了,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玩蹦蹦床了,只要跟著音樂一下一下跳就不會摔跤哦!邀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扮演猴子,教師出演猴媽媽,當一只猴子摔了一個包時,請它創編好包的動作就擺好造型不能動了,教師可詢問是大包還是小包,你的包長在身體哪里。其他小朋友就負責伴唱。邀請全班孩子進行歌表演,四人一組,一只猴媽媽,三只小猴子,分角色自由表演。(2)、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床上跳。師:剛才三只猴子頭上都摔了一個包,現在他們怎么樣了?請小朋友聽一聽(教師范唱第四段)。我們能不能在床上跳?為什么?現在你最想對猴子們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