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學習活動:自留地中的向日葵
設計意圖:
《綱要》在描述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中,有關于種植活動和任務意識培養的相關內容,其中明確指出:“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將勞動和游戲分開,對勞動持認真態度,關心勞動結果,也能理解一些勞動的社會意義,喜歡參與勞動,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種植、喂養、值日生勞動等,在勞動中表現出一定的責任感。”因此在大班年齡階段開展種植活動非常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 通過向日葵種植活動,激發幼兒持續觀察的興趣,培養照顧植物的責任感。
2、 幫助孩子在親近泥土、回歸自然過程中體驗種植活動的樂趣。
重點:在種植過程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持續觀察,并通過思考、討論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難點: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能持續觀察植物的變化,關心照顧植物的生長。
活動準備:
1、 幼兒園種植園地若干塊(根據班級人數),并將大塊土地進行簡單劃分,保證每個孩子有a3紙大小的一塊土地進行種植。
2、 請每個幼兒用名片大小紙張制作姓名標簽,塑封后用筷子固定在泥土中。
3、 每位幼兒準備幾件園藝小工具(也可以一組準備一套):松土的刨子、挖土的鍬、澆水的瓶等
活動時間:
根據向日葵的種植周期,一般8-10周左右
活動過程:
幼兒園中有一塊自留地,雖然每塊地前都樹著中大班每個班級的牌子,但是其實具體運作還是在煩勞門衛的阿姨伯伯,但其實這片自留地完全可以成為孩子提高任務意識的沃土,何不讓孩子來種植些什么,田間管理絕對是可以檢驗每個孩子付責任能力和程度的好方法。
于是我們大班組教師進行了一次討論,一個有關自留地的系列活動新鮮出爐了。
第一周:熟悉土地——激發孩子完成任務的興趣
當得知要進行種植活動后,孩子們都顯得非常的興奮,經常有意無意的跑到田邊,東看看西瞧瞧,會非常注意觀察土地中的變化和阿姨在土地上的一舉一動,有幾個孩子還利用來園和運動的時間,趁老師不注意去翻動幾下泥土,但具體怎么開始種植,該做些什么,他們還是很不知所措的,只是在用他們的方式宣泄對土地的熱情。
很顯然開展種植活動的消息已經燃起了這幫小家伙對于土地的探索熱情,其實讓孩子熟悉土地的用意就是激起孩子對這件事情的興趣,“有興趣”這對孩子之后的任務意識培養絕對是一個很好助推器。我覺得孩子們已經做好了種植的心理準備,有了很強的親近土地的愿望,于是分割土地(劃線)翻地、拔草,種植活動的準備一切就緒。
第二周:播種——傳授孩子如何完成任務的經驗
我翻看了種植方面的書籍,了解到向日葵正好是這個時期播種,于是邀請了一位園藝師來幼兒園給兩個大班的孩子們做了一個小型的講座,幫助孩子知道植物生長過程,以及簡單的種植養護方法,并且我還購買了一袋向日葵花種子。而那些迫不及待的孩子們在聽完講座后,就提出,要下地播種,一個個摩拳擦掌,都準備大顯身手一番。每個孩子都認真的從大包的葵花種子里挑選了兩粒飽滿的種子,根據園藝師講座上的方法,小心翼翼的播種、澆水,每個孩子都認真的把自己的期待和希望種下了,葵花籽真的會發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