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學習活動:自留地中的向日葵
第八周:花開了——讓孩子在完成任務后享受成功感
花開了,孩子們沸騰了,特別是第一個開花的張晨小朋友,一下子成了我們班級的明星,每個孩子都向她投去羨慕的目光,有的和她一起欣賞,有的埋頭在自己地里,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只知道他應該在努力,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加倍養護,爭取能讓自己的花更快得開放!這就是孩子呀!
我并沒有將這次活動視作是一次責任意識,任務意識的競爭,但大自然卻用最好的方式表揚了那些負責任盡義務的孩子,同時給了那些缺乏任務意識的孩子一次生動形象的教育。以前一直覺得國外有些教育機構一直將孩子“放養”在操場上,而且他們的操場也不如我們國內的操場這么干凈整齊,可以說有些原生態的,在我看來安全隱患還不少,讓人很不可思議,哪有在這樣的環境里教育孩子的?在這次和泥土零距離接觸中,大自然的教育也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后續:
快畢業了,每個孩子在留影的過程中都會想到,去向日葵地里和自己的向日葵合影留念,我發現孩子們已經不單單把種植作為一種游戲,而是個個都付諸了自己的感情,很希望孩子們可以永遠記住自己在土地中所付出的汗水,永遠記住他們在看到花開時感到的那份欣喜,這將會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大的財富。
活動反思:
1、只有教師的全身心投入,才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體驗活動樂趣
活動的初期孩子們對于新事物的興趣,會讓孩子們自覺得去觀察,去開展種植活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興趣會減弱,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的穿針引線,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抓住興趣、體驗樂趣,并且持續保持關注照顧植物的熱情。
2、不懼怕讓孩子體驗失敗,失敗在種植過程中同樣具有教育價值
每個種植活動都會產生一個結果,成功或失敗,而且會有一個努力的過程,并且過程與結果有直接的聯系,這便是一個很好的評價系統,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一旦被種植活動吸引,參與其中開始種植,便進入了一個對其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系統,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對其任務意識發展有提升的作用。
專家點評:
種植活動的本身對孩子充滿著無限的吸引力,那是因為過程中孩子們能接觸到最喜歡的“沙子、泥土、水”,充分的親近大自然,還因為活動符合孩子認知的天性,過程中充滿著發現未知的快樂。教師不但抓住了自然教育的契機,而且抓住了孩子在過程中的細節,將孩子們整個在過程中的努力以及最終的種植結果結合成為一個很好的自評互評系統,對孩子的任務意識發展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