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哈哈鏡》幼兒教案
教學目標:1、引導幼兒發現學習,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2、關注水面倒影及其變化,了解水面成像及其會變化的原理。
教學準備:
1、觀察過小河或池塘。
2、戶外有大的觀賞水池。
教學過程:
一、在戶外找倒影:如樹影、房影、人影等。讓幼兒在陽光下和陰暗處分別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倒影,對比了解陽光下有倒影,陰暗處則沒倒影。說說怎樣才能產生倒影。
二、觀看“水面哈哈鏡”。
1、帶領幼兒坐在水盆邊,靜靜觀看水面的變化。
2、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么?它們是怎么樣的?
3、引導幼兒發現倒影與真正的東西有什么不同?
4、什么時候倒影又會變化?變得怎么樣?
三、我來造水面哈哈鏡。
1、啟發幼兒自選一處與眾不同的角度,制造水面哈哈鏡。
2、仔細觀察后,請個別幼兒說說看到了什么?
3、幼兒設法使水面發生變化,體驗創造的快樂。(因為是在水邊,操作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幼兒相互交流、探討。
5、引導幼兒自覺關心周圍的變化,發現還有什么東西能“復制”周圍的景物?
活動延伸:
1、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能出現倒影?還有什么方法能使倒影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