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學期教育目標(二○○九至二○一○學年度第一學期
2.主動用普通話與同伴交流,態度自然大方。
3.講述時語言表達流暢、不打頓、用詞句較為準確。
4.游戲中能說完整的合成句。
5.養成積極傾聽的習慣,迅速把握和理解游戲中較復雜的多重指令。
6.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已獲得的詞匯。
7.學習制作圖畫書,進一步了解圖畫書的構成。知道圖畫書畫面與文字的對應關系,有興趣閱讀圖畫書中的簡單文字。
8.積極學認常見的漢字,并能注意在生活中運用已獲得的書面語言。
9.欣賞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在文學活動中積累文學語言。在理解文學作品人物、情節或畫面情景的基礎上,有順序、有情節進行表演。
10.引導幼兒能根據文學作品提供的線索,擴展想象續編一個情節或一個畫面。
11.初步學習用自己的符號畫出或“寫”出想表達的事情。
五、數學
1.教幼兒學習目測數群,能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
2.讓幼兒感知和體驗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初步認識相鄰數。
3.引導幼兒學習10以內單、雙數。
4.學習倒著數。
5.幫助幼兒初步理解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6.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兩個以上特征或特性進行分類。
7.啟發幼兒按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
8.教幼兒認識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能根據形體特征進行分類;體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10. 學習看日歷、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稱和順序。
11.要求幼兒聽清楚并記住若干操作活動的規則、能按規則進行活動、并能按規則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12.培養幼兒能清楚地講述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
六、科學
1.幫助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理化現象(電、彈簧、溶解、光、折射……),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
2.幼兒初步了解各種環境中的動、植物及其環境的相互關系,介紹環境污染的現象和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活動。
3.幼兒能主動地運用多種感官觀察事物,學習觀察的方法,發展觀察力,能按照自己規定的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4.用語言與成人或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探索過程和方法,并以記錄的方式表達存在的問題和自己愿望。
5.引導幼兒探索周圍自然界并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找答案,能關心、愛護自然環境。
6.引導幼兒觀察天氣的變化、了解氣候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七、音樂
1.能理解作品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意境。
2.能分辨樂曲中差別較明顯的高低、快慢、強弱特征,能正確區分2/4拍和3/4拍的音樂。
3.能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觀賞音樂、舞蹈作品。
4.能夠比較準確地按音樂的節奏做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組合。
5.能夠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創造性動作表演,并能為不同的韻律活動選擇不同的道具。
6.學習多種類的打擊樂器的基本奏法,在集體演奏活動中能按指揮的手勢迅速、正確地做出反應。
7.進一步掌握音樂的結構,能分辨樂段、樂句中明顯的重復和變化關系。
8.初步學習使用不同藝術手段(如繪畫、泥工)表達音樂、舞蹈作品的感受。
9.初步學習進退步、十字步、學習兩個集體舞。
八、美術
1.學習水墨畫、噴刷畫、滾畫等表現形式和技能。
2.幫助幼兒學習根據畫面需要,恰當運用各種顏色,并學習色彩的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