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陶文化活動:有趣的臉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探索的對象。”讓幼兒真正在玩中學,學中玩,相互交流,相互協商,能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
大班幼兒具有豐富、生動的想象力,他們會把酒瓶當成鼻子,來表現愛喝酒的爸爸,把花朵當成眼睛,來表現愛打扮的姐姐……這一時期,他們的美術作品大膽有趣,常常超出成人的意料。在陶文化活動中幼兒發現,用泥搭子拍出的泥片形狀各異,沒有一定的規則,不管是什么形狀的泥片,只要添畫上頭發、眼睛、嘴巴就是一張臉的樣子,泥片的不同形狀就會出現不同形狀的臉,因為奇形怪狀而使一張張臉變得有趣起來。
結合家鄉的特色,根據以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通過與泥的互動,進行大膽想象,表現出了v各種有趣的臉。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大膽夸張地表現出人物的臉部特征。
2、能大膽想象出各種不同的鬼臉,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ppt
2、操作材料:紫砂泥、工具、泥搭子等
活動過程:
1、欣賞ppt,引起興趣。
——欣賞ppt第1張“有趣的臉”:有一位西班牙藝術家達利給自己畫了一張有趣的臉,這張臉到底有趣在哪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畫中用兩副畫框做眼睛,用壁爐做鼻子,用紅紅的沙發做嘴巴,用窗簾做頭發。非常夸張,非常有趣。
——出示ppt第2張“有趣的臉”
(1)今天老師模仿達利也做了張臉,看看我這張臉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紫砂泥)
(2)這張臉有趣嗎?你覺得它有趣在哪里?
教師總結:我把泥用泥搭子打成想要得臉型后,把它放到盤子里,綜合運用團圓、壓扁、搓條、盤繞、堆花、用輔助材料裝飾等等技能,做出的有趣的臉。
——欣賞ppt第5張用泥做的“有趣的臉”
教師:用這種方法還能做出許多有趣的臉,出示四張“有趣的臉”,你覺得它們有趣在哪里?(讓幼兒從臉形、五官說)
總結:因為老師把人的五官做了改變,變成了……,所以讓人看起來感覺很奇怪很特別很有趣。
——和好朋友一起學學做做有趣的臉,互相看看好朋友的臉的變化。
——引導幼兒說說:你今天想做什么樣的有趣的臉?動動腦、動動手,請你也用泥做一張屬于自己的有趣的臉吧?
3、幼兒制作。
——幼兒邊聽音樂邊制作,教師指導:指導玩泥的幼兒用泥條將五官變形較明顯的部位夸張表現出來;
——鼓勵選擇裝飾材料的幼兒大膽地運用不同的材料裝飾五官。
——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將五官表現清楚、明顯,能夸張表現五官的變形。
——幫助能力弱的幼兒一起完成作品。
4、結束活動。
——向別人介紹自己做的臉
——將完成的作品放到展示區,老師引導幼兒互相觀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請幼兒說說,哪張臉最有趣?哪里有趣呢?
5、活動延伸
——因為有了有趣的表情,所以讓臉變得非常有趣。互動音樂游戲:表情歌
活動反思:
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證實了我的內容選擇是正確的。當大師作品呈現時,孩子們就發現了臉的有趣,被深深吸引了。孩子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做出了各種有趣的臉,創造力、表現力得以激發,他們相互觀看著,開心地笑著,大膽地向客人老師介紹著,情感得以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