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遇到險情怎么辦說課稿
各位領(lǐng)導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大班安全活動《遇到險情怎么辦》,說課內(nèi)容是選自大班教材主題活動四《我就是我》次主題三《勇敢的我》中的教學活動《遇到險情怎么辦》。一、設計意圖
教育家說過:“我們選擇教材,一定要來源于生活,有趣味性,能讓孩子得到實實在在發(fā)展,并且這種資源能夠很容易找到。”XX年5月12日,四川8級大地震,XX年4月14日青海玉樹7.1級大地震,以及XX年3月11日日本海域9.0級大地震等,留給我們的教訓太深了。如果在事故中幼兒不會保護自己,后果不堪設想。《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學習保護自己”是《綱要》在健康教育中提出的總目標之一,因此選擇次課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最終的結(jié)果,對老師和活動起著引導作用,因此,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狀況制定以下目標
(1)學習在火災,地震、打雷等危險情況下的自救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著,冷靜地面對危險情境,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活動準備
1、火災、地震、打雷的視頻及課件,地震、打雷的錄音。
2、手帕、棉被、水桶等實物。
3、角色表演:模擬突然暈倒、打雷時打電話、看電視等場景。
四、活動重點
活動的重點定位于了解火災,地震、打雷等危險情況下的自救常識,運用課件、錄音、道具進行演練,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使活動得到深化。
五、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和見解。本次活動,我采用以下方法:
1、直觀教具法:用新聞視頻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電教法:用課件,錄音等讓幼兒從中了解自救常識。
3、交流探討法:以幼兒為主體,通過幼兒討論,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力和傾聽力。
此外,我還采用賞識激勵,游戲體驗,審美熏陶等方法層層深入,鍛煉幼兒的能力。
六、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深化了情感。我采用了以下學法:
1、多通道參與法:為了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學一學等多種感官參與。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過,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提高。
3、游戲體驗法:為了讓幼兒能掌握正確的方法從危險事件中逃生,我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設置火災,地震、打雷的氛圍中進行逃生。
七、活動過程
有了以上分析、準備,根據(jù)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我設置了六個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激發(fā)探究欲望——合作探究、獲取新知——教師總結(jié)——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體驗----知識拓展----鞏固練習。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欲望
(播放視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提問題“剛才你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引起幼兒興趣,從形式上、內(nèi)容實質(zhì)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根據(jù)幼兒好奇,求知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與同伴、老師說說遇到地震、火災、打雷危險事情時會怎么做?讓幼兒先討論,然后再集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