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動:都站起來吧
教材簡介:
《你站我也站》是幼兒園中班的一次科學探索活動,其知識性目標是讓幼兒了解各種物體的名稱及材質通過嘗試知道其站起來的原因;情感目標是在操作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為此準備的材料有:能站立的物體,不能站立的物體及輔助材料。
目標預設:
1.通過參與分類活動,了解物體立起來與接觸面的關系。
2.大膽探索使物體立起來的多種方法,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
3.交流探索結果,萌發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了解物體立起來與接觸面的關系。
難點:探索使物體立起來的多種方法,并樂于交流探索的結果。
設計理念:
新《綱要》中科學領域提出了: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目標。《你站我也站》這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嘗試把能站立的和不能站立的進行分類,接著想辦法讓不能站立的物體站起來(如:紙和積木),最后借助輔助材料(如:橡皮泥、皮筋、夾子等)幫助羽毛和吸管站起來。由簡到難,激發了孩子們的挑戰欲望,讓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設計思路:
在閱讀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孩子喜歡將書打開撐在桌上,雙手沒有扶書的習慣,一副悠哉悠哉的樣子……。本次活動就是抓住幼兒的這一“小聰明”,以“平時不能在桌面立起來的物體,使之能夠在桌面上立起來”為目的而開展的探索活動。通過幼兒的不斷嘗試和探究,從而發展幼兒探索的能力,增強幼兒初步的科學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知識經驗:知道各種物體的材質,了解物體立起來的原因;
幼兒知識經驗:了解各種物體的名稱及材質。
2.物質材料準備:
(1)能立的物體:塑料瓶子、紙盒、可站立的積木、水彩筆、厚書2本等。
(2)不能立的物體:吸管、羽毛、紙、游戲棒、雪花片等。
(3)輔助材料:橡皮泥、皮筋、夾子等。
3.環境的準備
(1)活動區投放各種輔助材料,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米、沙子、膠帶、皮筋、剪刀、等。
(2)活動前一周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物體(盒子、瓶子、羽毛等物體)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看誰站得穩”
教師導語:孩子們,今天我們玩個游戲:看誰站得穩。來,找個空地站站好,抬起一只小腳,看誰站得穩。
教師根據幼兒表現進行鼓勵和肯定。
二.物品探索分類
1. 集體認識物品
師: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東西,它們也想玩游戲呢!我們看看是什么?
2.分類:哪些物體可以站立?哪些物體不能站立。
師:小朋友都認識這些東西了,那它們哪些能站立、哪些不能站立呢?請把能站立的放在紅籃子里,不能站立的放在綠籃子里,小朋友去試一試、分一分吧。ㄓ變翰僮,教師巡回觀察)
師:大家都分好了嗎?請每小組選一個代表,把能站立的東西送到前面來,讓它們都站在桌子上!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東西能站立吧,筆筒、紙盒、水彩筆……這些東西都能站立的。
3.討論和思考
為什么筆筒、紙盒這些東西能站得穩穩的?而羽毛、小棒等物品不能站起來呢?
4.小結:原來,物體與桌面接觸面大的就能站起來,接觸面太小,要站起來就困難了。
三.嘗試用多種方法讓不能站立的物體站起來
師:只要我們積極動腦、想辦法,也能讓不能站起來的東西站起來呢!你們想試一試、挑戰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