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地理課的教學反思
上周五的最后一堂課正趕上第四章的最一節:寒潮、臺風和水旱災害。由于在高一的必修課中已經學習過這部分知識,所以我提前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課下結合這兩本書總結知識點,然后在上課時給大家講。星期五那天分別找了三個平時成績一般但表達能力不錯的同學講了這三部分知識,其它同學的任務是做補充并且提問自己發現的問題(講的時候又沒涉及到的),如果沒有人提問我就要提出一些問題。我發現當他們講的時候,其余的同學聽得非常認真,并且每講完一部分都有同學做補充或是提問,有些他們沒想到的我做最后總結。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覺得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覺得新鮮、有興趣、能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積極參與;學生在搜集資料和總結知識的過程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這次活動對 于我來講也有很大的收獲:備課時關于臺風的剖面圖的那部分知識我就沒想介紹,但是上課時同學們準備了,而且介紹的比較專業(因為高一已經學過)。這使想起了韓愈《師說》中的一句話: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教與學就是一個互相進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