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特點_
7、愛學、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欲望 學前后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么?”還想知道:“怎么來的?”“什么做的?”兒童還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月亮會跟著我走?魚兒為什么能在水里游?”“電視機里的人怎么會走路、說話?”有的兒童喜歡把玩具拆開探索其中的奧秘。兒童開始對自然現象的起源和機械運動的原理等產生興趣,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因果關系 5、6歲的兒童開始能從內在的隱蔽的原因來理解各種現象的產生。例如,在解釋乒乓球從傾斜的積木上滾落時說:“乒乓球是圓的。積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會滾。”說明兒童已能從客體的形狀與客體的位置之間的關系,即“圓”與斜”的關系中尋找乒乓球滾落的原因。但由于周圍現象中的因果關系比較復雜,即使到了5、6歲,兒童對不同現象中因果關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對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復雜的因果關系也還很難理解。 9、能根據周圍事物的屬性進行概括和分類 隨著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5、6歲兒童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如把人們飼養的身上有皮毛、四條腿的貓、兔、豬歸為家畜類。然而,由于受知識、語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約,這一階段的兒童對類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初級的、簡單的,還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確含義,缺乏進行高一級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兒童在概括歸類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錯誤,例如,有的兒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為動物,而把昆蟲排斥在動物之外。 10、能生動、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他們不但能系統地敘述生活中的見聞,而且能生動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與成人和同伴的交談中,以自我為中心的表達逐步減少,能依據別人的言語調整談話內容。看圖講述能力也明顯提高,兒童在講述時根據圖片內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表達靈活多樣;并力求與別人不同。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 11、閱讀興趣顯著提高 大班兒童不但對圖書的閱讀興趣濃厚,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當他們在書中或廣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認識的漢字時會非常興奮,還常常纏著成人教他們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記憶力也很強。他們還常常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寫上歪歪扭扭的漢字?到了大班下學期兒童會聚在—起邊看圖書邊連猜帶懵地念書中的文字;閱讀成了他們很大的樂趣。 12、創造欲望比較強烈 由于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展,雙手的靈巧,使兒童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他們越來越喜歡那些能滿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種多變性的玩具。他們能長時間專注地探索物體的多種操作可能。還會幾個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標志性建筑物,如“幼兒園”、“奧運場館”等等。5、6歲兒童還對創編兒歌感興趣,他們會為自己的畫、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兒歌。在體育活動中他們也常常會別出心裁,想出獨特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