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第2課 甘地 學案
第四單元 第2課 甘地
【學習目標】講述甘地領導印度國民大會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要事跡,認識其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
【重點難點】甘地的主要事跡。認識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感受甘地為印度民族獨立事業而貢獻一生的堅定信念和斗爭精神。
【自主學習】
一、鳳凰新村與“堅持真理”:
1、從政前的生活經歷
(1)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波爾班達城的一個信奉印度教的家庭。
(2)童年:多次撰寫文章提倡素食主義。
(3)青年:在英國 大學學習法律,回國不久前往南非工作。
2、走上從政之路
(1)在南非,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論,創建“ ”非暴力訓練基地。(消極抵抗)
(2)運用“ ”概念進行非暴力抵抗運動。
(3)在 思想指導下,領導南非的印度僑民反對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條例。
(4)19xx年回到印度成為印度 領袖。
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背景
(1)印度淪為 的殖民地,實行殖民統治,印度社會反英情緒增長。
(2)甘地培養一批忠實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則的骨干。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原因:英國的高壓政策(根本原因);1919年 慘案的發生(直接原因)。(2)內容:同英國政府不合作(從政府就職、學校教育、法院、服役、選舉到抵制英貨)。
(3)結果:1922年,由于群眾斗爭突破了 的界限,甘地及國大黨決定停止這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印度的民族反帝運動暫時走向低潮。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原因:國大黨通過實現印度完全獨立的決議,授權甘地領導運動(主觀原因)。
英國殖民當局頒布法(客觀原因)。
(2)概況: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1930年的“ ”中達到高潮。反英斗爭的形式有罷工、罷課、 。有的地方或者武裝起義,或者宣布獨立。
(3)結果:殖民當局釋放甘地,撤銷取締 的禁令,允許沿海人民煮鹽。甘地停止了不合作運動。
4、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新發展(二戰期間)
(1)原因:二戰中,英國首相丘吉爾為爭取印度支持,派使節統甘地商談戰后 問題。(2)內容:甘地明確提出了“ ”的主張,再次發出不合作的號召。
(3)評價: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 的要求,第一次沒有譴責人民使用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