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打破隔離的堅冰學案
第三節 打破隔離的堅冰學案
勸學:標準要求執子之手——名師伴你同行
知識能力目標--------了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段時間內歐美現實主義文學、與歐美文學融合的亞非拉文學、無產階級文學、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新古典主義音樂、立體派繪畫等藝術作品,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對比歐美現實主義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培養歷史比較能力。欣賞這一時期的音樂和繪畫作品,培養藝術鑒賞能力。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對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產生的時代背景的討論,逐步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閱讀和欣賞這一時期重要的文學作品、樂曲、繪畫,從中得到感悟和啟示。對這一時期文學藝術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的探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與手段。
情感態度目標---------理解各民族、地區、國家間的文化只有在相互交流與融合中才能獲得生機和真正的發展。通過學習高爾基的作品,深刻體驗為無產階級偉大事業而奮斗的勇氣和決心。通過對無產階級文學的了解,認識無產階級在解放人類的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人類的精神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通過學習魯迅的文章和畢加索的繪畫作品,體會他們的憂國憂民意識。
合作:學習要點提煉我思我在——合作從溝通、探究、發現開始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學藝術潮流的背景。
⑴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類歷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國間的聯系,世界各國各地區文化在經過激烈碰撞之后逐漸打破了隔離的堅冰,取得了共同發展。
⑵相繼而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等,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為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的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天地。
2、歐洲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的代表作及其歷史地位。
在歐洲,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1866—1944)憑借其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先后獲得法蘭西學院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這部作品也被譽為20世紀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稱為“兩個世紀的文化的一座橋梁”。
3、19世紀末美國文學的特點及其代表人物。
19世紀末的美國文學不像歐洲文學那樣嚴肅,而是以幽默為主旋律,給人一種輕松詼諧的感覺。馬克•吐溫(1835—1910)、歐•亨利(1862—1910)、杰克•倫敦(1876—1916)都是杰出的作家。
4、20世紀初美國文學的代表人物、歷史地位及其代表作。
⑴代表人物及其歷史地位——20世紀初,德萊塞(1871—1945)和海明威(1899—1961)成為新一代美國文學的主要代表,他們的作品開創了美國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
⑵德萊塞的歷史地位、作品特點及代表作。
德萊塞是美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的作品貼近廣大人民的生活,誠實、大膽,充滿了生活的激情。《嘉莉妹妹》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美國社會;而《美國悲劇》則是德萊塞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們清晰地看到了美國社會的真實情況,“至少依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⑶海明威的作品特點、代表作及其文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