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第六章 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第二節 學術思潮和教育
教案
教學目的
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20世紀新的學術思潮的不斷涌現;西方哲學的發展;歷史科學的重要成就;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西方未來學;現代教育的戰略地位;各國教育更迅速發展;世界性教育改革的特點。
二、要求學生認識
1.通過對現代新的學術思潮的發展,使學生進一步樹立改革開放,追求社會進步的觀念。
2.通過對現代教育戰略地位和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點的講述,使學生認識:重視教育,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
三、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現代科學技術和教育是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的能力。
重點、難點
一、本節重點:當代教育的戰略地位
二、本節難點: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點
教學設備
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等電教工具,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學要點
一、學術思潮
1.西方哲學的發展
2.世界史學的發展
3.西方經濟學的巨大進展
4.西方的未來學
二、教育
1.現代教育的戰略地位及其發展
2.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哪些作用?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現代科技對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并使全球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這節課我們來了解20世紀的世界學術新思潮的出現和教育的發展。
講授新課
一、學術思潮
1.20世紀哲學的發展
教師用投影儀打出下列表格,指導學生閱讀學術思潮的哲學部分,完成表格
2.20世紀歷史學的發展
在哲學獲得巨大發展的同時,歷史學也取得了重要成就。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怎樣看待蘇聯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蘇聯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強調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突出了階級斗爭在歷史中的作用。這種史學觀對社會主義國家基至對西歐的歷史學影響巨大。但是它存在缺陷,對歷史解釋存在公式化和教條化的傾向。
(2)一戰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西方史學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學生回答)一是西方史學家開始探討文明發展的規律。著名的代表作有《西方的沒落》和《歷史研究》。二是從法國開始,史學的研究突破傳統的政治史研究,出現了跨學科的研究。三是60年代西歐出現了新馬克思主義史學。
除了蘇聯、西歐史學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外,美國的歷史研究更是流派紛呈。有進步主義學派的史學,代表人物彼爾德;有新保守主義史學;有新左派史學以及新社會史學。不同的史學觀都和當時的社會存在有著密切的聯系。
3.20世紀經濟學的發展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簡單了解什么是“凱恩斯學說”,即主張國家積極干預經濟,通過一系列經濟政策的措施,鼓勵和刺激消費,以保證“有效需求”的充足。
4.20世紀的西方未來學
要求學生看書,回答什么是未來學?學生回答:未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歷史發展趨勢的綜合性學科,特別注重探討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社會帶來的影響,進而預測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
20世紀,特別是二戰結束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展開,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