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學案
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學案
一、預習目標
預習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認識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二、預習內容
(一)、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
1、目的:為了打破 、 等國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反對核威脅。
2、成就:
(1)“兩彈一星”:
①1964年,中國第一顆 爆炸成功,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
②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仿制 成功。
③1964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 實驗成功。
④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 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2)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
①決策:1992年,中國政府作出實施 的戰略決策。
②成就:xx年10月15日,載著楊利偉的“ ”飛船成功升空。
③影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 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二)、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1、雜交水稻培育的背景:
(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關乎國計民生。
(2)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許多科學家付出艱辛的努力。 是他們中杰出代表。
2、雜交水稻的培育的過程:
(1)1964年袁隆平發現 水稻。
(2)1973他選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 ”。
(3)xx年,袁隆平獲得“ ”
3、雜交水稻培育的影響:
(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 的第一人,多次獲得 ,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2)大大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解決了 中國人的 的吃飯問題。
(3)也被認為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 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 技術作為一項戰略計劃,聘請袁隆平為 ,為一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
(三)、計算機和生物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