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第2課 唐太宗 學案
第一單元 第2課 唐太宗
【學習目標】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表現,探討唐太宗在推動中國封建社會發展中的歷史作用。
【重點難點】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表現:用人、納諫、輕徭薄賦和處理民族關系等方面。探討唐太宗在推動中國封建社會發展中的歷史作用。
【自主學習】
一、玄武門之變
1、建功立業
(1)勸說李淵在 起兵,推翻隋朝。
(2)為李淵稱帝和鏟平 、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
(3)統一戰爭勝利后,率鐵騎萬匹,凱旋長安,李淵為他加號“天策上將”。
2、奪取王位
(1)統一后,設立“ ”,收羅人才;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結成 。
(2)收買太子府的心腹人員,得知太子謀害自己的計劃。
(3)發動“ ”,射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終登基。
二、“貞觀之治”的出現
1、表現: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 ,出現 。
2、原因
(1)吸取 。
(2)選賢任能,虛懷納諫:①唐太宗選官不拘一格,任用太子謀士 。②用人揚長避短,提拔 和 為左右仆射。
(3)實行 政策,不奪農時,推行 ,輕徭薄賦,反復強調“ ”的思想。
(4)以民為本,慎用刑法:制定《 》,體現仁義為本,刑罰為末的原則。
(5)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完善 制,提高 地位。
三、促進民族團結和發展
1、背景:(1)唐朝初年,中國邊疆的突厥、薛延陀、吐蕃等少數民族經常騷擾邊境。
(2)唐高祖因為中原未定,采取 的態度。
(3)隨著唐朝全國統治的穩定與發展,唐太宗開始著手經營中國邊疆。
2、措施:(1)武力討伐,隨后采取“ ”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