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高中歷史選修④綜合學案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一、秦始皇的功過
1、歷史功績:
①、兼并六國統一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②、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③、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修馳道,促進了國內經濟文化的發展;
④、南征百越后設南海等四郡;北擊匈奴后修筑長城,奠定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疆域。
2、過失:實行暴政,如焚書坑儒和橫征暴斂,導致秦朝短暫而亡。
二、唐太宗的功過
1、歷史功績:
①、統一全國,開創“貞觀之治”,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礎;
②、進行制度創新,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
③、實行開明的民族團結政策,促進了民族團結;
④、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推動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2、過失:晚年大興土木,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3、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措施:
①、反復強調“存百姓”思想,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不奪農時,輕徭薄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②、選賢任能,虛懷納諫;慎用刑法,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完善科舉制度。
4、唐太宗實行民族團結政策的措施:在東突厥設羈縻府州,以突厥首領為都督、刺史;對吐蕃實行和親政策。
5、唐太宗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措施:
①、對外來宗教等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
②、設鴻臚寺作為接待各國使者的官方機構;
③、鼓勵外國商人到中國經商,允許他們在中國居住、做官、與中國人通婚。
三、康熙帝的歷史功績:與后來的雍正帝和乾隆帝一起開創了康乾盛世;鞏固了國家統一;維護了國家主權。
1、鞏固國家統一:
①、平定三藩之亂和噶爾丹叛亂;
②、收復中國臺灣,設中國臺灣府;
③、尊重各民族傳統文化:崇尚儒家文化、恢復開科取士;
加強與蒙藏的民族團結、尊重喇嘛教、冊封四大活佛、保護了佛教。
2、維護國家主權: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1689年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第二單元 東西方的先哲
一、圣人孔子
1、孔子的思想主張:
①、仁:核心思想是仁,仁就是“仁者愛人”;
②、禮:針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主張克己復禮;
③、德: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
④、中庸:提出中庸思想,認為“過猶不及”不好,恰到好處才是中庸,但同時主張“和而不同”。
2、對孔子的評價
①、是大思想家:提出仁、禮和中庸等主張,開創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和傳統文化的主流;②、是大教育家:提出“有教無類”思想,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擴大了教育范圍;
③、傳承古典文化:編定“六經”,其言論被弟子整理成《論語》,影響廣泛而深遠。
二、西方古典哲學的代表柏拉圖
1、主張:提出理念論和理想國的主張,對西方很多學科產生了重要影響。(著有《理想國》)
2、辦學:創辦柏拉圖學園,又稱為阿卡德米學園,培養了大批人才,其名稱被西方各國的學術研究院所沿用。
三、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
1、主張:肯定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認識產生于對外界的感覺,其觀點接近了唯物主義;同時提出“中庸之道”。
2、辦學:創辦“呂克昂”學園,常在學園的林蔭道上邊散步邊講學,被稱為“散步的哲學家”或“逍遙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