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
(1)關于“分散的文明”一目,教材主要介紹了農耕文明出現后,文明區域間相對封閉,形成了古代五大文明搖籃:西亞兩河流域、北非尼羅河流域、南亞印度河流域、東亞黃河流域和南歐愛琴海沿岸;五大區域文明:東亞儒家文明、南亞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亞北非的伊斯蘭教文明、歐洲基督教文明及美洲大陸的印第安文明。從中揭示近代文明走向統一的必然趨勢。
(2)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的萌生”一目,教材主要介紹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歐洲出現的原因和表現。
①原因:生產力的進步、剝削方式的變化、市場擴大和科技知識普及。
②產生:主要介紹了工商業和農業領域出現的情況。14、15世紀,西歐開始資本原始積累,工商業領域,商業資本對工業生產領域的控制,形成包買商制度或“外包工制”,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和集中的手工工場。少數富裕的手工業者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和實行內部分工,也演變為集中的手工工場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從16世紀開始,歐洲諸國農業生產發生了重大的變革,資本主義租地農場出現。
(3)關于“文明的鏈接”一目,介紹了新航路開辟的歷史條件、四位航海家航行的情況和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三個問題。
①條件:15世紀土耳其的擴張阻隔了西歐各國通往東方的傳統商路。《馬可•波羅游記》刺激了歐洲人貪婪的欲望,他們渴望探索新航路,以期在中國和印度實現自己的黃金夢。同時,時代為探索新航路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加上西歐封建政府的支持,出現了開辟新航路活動。
②過程:可結合課文中的地圖由學生自行整理。1487年,迪亞士繞過非洲南端,抵達非洲東海岸,發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倫布越過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后又航抵古巴、海地等島嶼,到達美洲。1497年,達•伽馬直達印度,正式開通了歐亞之間的航路。麥哲倫的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環球航行。
③影響: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還極大地沖擊了西歐的思想領域。具體的分析可由學生分組討論,對學生的討論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新航路開辟后,各個地區和民族聯系日益緊密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和結果。美洲的煙葉、玉米、可可和馬鈴薯等物產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傳遍世界。麥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和馬、牛、驢、騾等動物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則隨著歐洲移民一起進入美洲,極大地影響了美洲的經濟生活。從此以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逐漸演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世界歷史,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支配和影響下,不斷發展,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