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第七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理解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了解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并認識其作用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918-1921)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標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新 經 濟 政 策
(1921--1928)
農業
實施余糧收集制
以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
(核心內容)
工業
全部工業企業國有化
允許部分企業由私人或外國資本家經營
貿易
取消自由貿易
改變國家壟斷貿易的做法,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
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
國家實物配給制
廢除實物分配制,實行按勞分配
【考點四】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斯大林執政時期開創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被成為“斯大林模式”,這是一種國家直接管理經濟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國家制定指令性經濟計劃,并通過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強制實施。
【考點六】了解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 結果: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直接導致蘇聯解體★有關蘇聯解體的問題1、蘇聯解體的標志:1991年 《阿拉木圖協議》 2、蘇聯(1922—1991)解體的原因: a、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政策長期得不到糾正 b、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