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第七單元
第2課 農奴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優化訓練
基礎鞏固
1. 19世紀初,一位俄國貴族說:“(廢除農奴制)農業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了嗎?一些田地難道不休耕,一些谷倉難道不會空嗎?畢竟,我們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農民生產出來的而是出自貴族……離開了主人的管束,農民只會貪杯、干壞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張是( )。
a.維護農奴制度 b.廢除農奴制度 c.推翻沙皇專制 d.對農奴制進行改革
2.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經歷了緩慢而謹慎的醞釀過程,其主要原因是 ( )
①改革必然觸動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 ②大力發展資本主義 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規模暴動
④為了維護封建地主利益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3. 同意逐步分給農民土地,但需要農民服勞役的改革方案是哪一地區封建主提出的?( )。
a.主要農業區 b.工商業比較發達地區 c.草原地區 d.全國各地區
4.“二一九法令”規定土地屬于( )
a.國家 b.地主 c.農民 d.資產階級
5. 以下各項中,哪些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 ( )
①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②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許買賣農奴③削弱大貴族勢力,收回軍權④農民出錢贖買份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主要進步作用是( )
a.造成了資本的集中 b.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c.強化了中央集權 d.擴大了國際市場
強化提高
7.俄國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最主要體現在( )。
a.農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縛在土地上
b.解放后的農奴被剝奪得一干二凈
c.農民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盤剝和奴役
d.改革后農民的土地比原來還少,不足以維持生計
8.俄國1861年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主要是指 ( )
a.使俄國積累了大量資金 b.廢除了農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