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基礎鞏固
1. 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最基本特點是( )。
a.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b.總體水平落后于美國、西歐
c.對外國資本依賴嚴重 d.分布不平衡
2.從17世紀到19世紀上半期,俄國同西歐國家相比一直落后,其根本原因是 ( )
a.改革不徹底 b.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
c•農奴制未廢除 d•對外擴張影響經濟發展
3.亞歷山大二世進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 )
a.加強資產階級專政 b.學習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強軍事實力 d。使沙皇專制制度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4. 亞歷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 )
a.向西歐派遣留學生 b.創辦近代化大學
c.擴大大學的自主權 d.創辦學會宣傳西學
5.下列不屬于民粹派主張和活動的是 ( )
a.主張反對工人階級與農民結成聯盟推翻沙皇專制
b.痛恨沙皇制度對農民的剝削
c.不滿意資本主義制度
d.號召知識分子到農村去發動農民革命
6.俄國1861年改革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其主要依據是( )
a.亞歷山大二世傾向于發展資本主義
b.改革實際由資產階級借助沙皇的權威而展開
c.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d.改革使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俄國得以確立
強化提高
7.亞歷山大二世曾經贏得“解放者”的美譽,也曾經得到過農奴的歡呼,但是他最終被暗殺身亡。這主要是因為他 ( )
a.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 b.嚴重損害了農奴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