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一課的設計思想
一、基本思路
“重農抑商”的概念解讀與拓展
(1)“重農抑商”的內容、提出的原因、作為歷代王朝基本經濟政策的具體表現;
(2)包括“重農”、“抑商”兩部分。“重農”有“勸農”而“誤農”之變異;“抑商”則重在抑私商而非官商,從市場(國外和國內)封鎖的視角來看,“海禁”和“資本主義萌芽緩緩發展”是其中兩個體現;
(3)回到歷史的起點,并與現實相關聯。如何評判《呂氏春秋的觀點》,如何看待“重農抑商”等等。
二、相關說明
1.歷史是復雜的:“海禁”政策除了“重農抑商”的原因,還有專制主義的原因,我使用了乾隆對待馬嘎爾尼使華的材料來解決這一問題。“資本主義萌芽”倒底有沒有,其中的標志是什么?我首先沒有把它當作是一個純粹的經濟概念,然后是引入課本中的史學爭鳴來解決這一問題。
2.用足用好教材:所運用材料或是課本的有機延伸、或是資料卡片、或是典型說明課本正文觀點的。課本的“學習與思考”、“史學爭鳴”都有滲透。對于“重農抑商”的概念解讀及“海禁”措施和明清限制新生產關系的發展,著重引導學生梳理課文。
3.注重學生學習,循序漸進地實施問題推進。反映在兩方面,一是在“重農抑商”的概念解釋中引導學生梳理課文;二是在“探究問題”中,以材料打頭,盡量預設多通道的問題。
4.強調歷史教師特質,注重講授功能。特別強調兩點:凡是老師能講解的,不做入ppt;重點做好過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