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兩宋的繁榮與元的統一第18課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創設教案
盡管宋朝3xx年的基業中,長期積貧積弱,但在民間卻享有盛譽,并對后世歷代產生深遠影響。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設計及具體上課階段,我其實設計了兩個不同的教案,是按照環節設計的簡案,也附在后面:
環節1:閱讀單元導言。
設計意圖:開始一個新的單元《兩宋的繁榮與元的統一》的學習,有必要讓學生對整個單元形成粗略的認識。教師做簡單分析。
環節2:出示兩段對比材料。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材料二:“凍無衣,饑無食,……”——劉允章《直諫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體會出唐朝由盛世轉向亂世。自然會在腦海中想到為什么。引出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繼而順理成章的講述五代十國的歷史。
環節3:出示五代十國政權更替的表格。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表格得出“武將篡權”,為之后文官體制的出臺做鋪墊。在這里,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增加課堂的生動性與趣味性。
環節4:出示趙匡胤圖片
設計意圖:講述宋朝的建立過程,陳橋驛兵變及基本統一的過程。
環節5:閱讀教材3頁的“文獻選讀”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環節6:出示圖片“杯酒釋兵權”及相關圖片。
設計意圖:從圖片故事中,認識宋太祖在軍事制度方面的調整和改革。
環節7:出示表格(科舉人數的對比)及史料。
設計意圖:一方面完成選官用人制度改革的內容;另一方面引出下一個知識點:宋朝科舉制度的完善。
環節8:閱讀教材回答練習與測評3
設計意圖:落實基礎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閱讀教材整理教材知識的能力。
環節9: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總結知識,升華主題。
對比兩個教案,第一個重在知識的落實與較低能力的訓練,不管對于教師還是學生,接受度較高;第二個比較簡練,但是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要求要高很多。對比下來,好的班級可以用第二個教案。
總體感覺每節課上下來,總有不同的體會。比如在14班,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反饋給我。他們對于課件的專注度、仔細度總讓我驚喜。而13班這種比較沉悶的班級,基本上得不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