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通用2篇)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篇1
導入新課:展示現代希臘的一組圖片
師:不知道這幾幅照片所展現的希臘風情給同學們的印象是怎樣的,大家說說看看
生:藍色 白色 海洋 和平 古建筑……
師:我們這節課要來學習的就是被喻為世界第五大文明古國、西方文明的始源——古希臘的愛琴文明。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個文明與我們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國的大河文明不同,愛琴文明是一種海洋文明,它有什么獨特之處呢?下面請看一幅地圖
(課件播放愛琴文明地圖)
一、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教師指導學生歸納)
1.自然地理環境
a范圍:以愛琴海為中心,包括希臘半島、愛琴諸島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帶,
構成“愛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臘半島——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貧瘠,發展農業條件較差。內陸因山脈阻隔,交通不便;東部沿海地帶----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發展航海貿易事業。小亞細亞沿海地帶——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島嶼眾多,自然條件極為優越愛琴諸島——特別是克里特島,處于西亞、北非和南歐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橋梁
二、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與邁錫尼文明
師:愛琴文明是指分布于愛琴海諸島及其周圍地區的文明,起止于公元前xx年和公元前12xx年,持續了8xx年左右,前期以克里特為中心,后期以邁錫尼為中心。愛琴海的由來和克里特文明都跟希臘神話有關。
據說克里特的國王米諾斯是天神宙斯和人間美女歐羅巴之子,他的妻子生下了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陶,于是專建一座迷宮供其居住,并要求雅典進貢童男童女供其食用。希臘王子提修斯潛入王宮,殺死了牛頭怪。但提修斯在返航途中忘記了同其父親——老國王愛琴的約定,在船上改掛白帆。結果老國王以為兒子已死,傷心之余。投海而死。于是就以老國王的名字命名了那片!獝矍俸!
。ò鍟1、克里特文明的發現及其特點 2、邁錫尼文明的發現及其特點
播放《荷馬史詩》的照片
師:關于克里特和邁錫尼文明時期的歷史人們主要是通過一部偉大的著作《荷馬史詩》才略窺一二,荷馬,生于公元前八世紀后半期的愛奧尼亞,是古希臘最著名和最偉大的詩人。相傳《荷馬史詩》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描述的分別是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喀琉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后,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皇后珀涅羅團聚的故事。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希臘史稱作“荷馬時代”,因荷馬史詩而得名。荷馬史詩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根據《荷馬史詩》的傳說,德國商人謝里曼首先發現了特洛伊的寶藏;而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又發掘出了克里特的米諾斯王官,從而揭開了歐洲文明神秘的面紗。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并觀察老師給出的照片,歸納出克里特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分別有什么特點?)
。úシ趴死锾嘏c邁錫尼的考古發現和模擬宮殿、考古挖掘出土的藝術品、生活用品武器等的照片)
(歸納演示)克里特文明(前-1400年)
特點:主要農作物是谷物、葡萄酒和橄油。主要的城市是米諾斯王朝的首都克諾索斯。主要的文化遺存是米諾斯王宮,呈迷宮式結構。發現線形文字a,目前尚無人解讀。
邁錫尼文明(前1600-12xx年)
特點:主要的文化遺存是陵墓,包括豎井墓和圓頂墓兩種類型,以及邁錫尼城堡,主要的歷史內容是特洛伊戰爭。發現線形文字b,已經釋讀。城堡堅固,有尚武精神。
師:克里特文明衰落以后,愛琴文明以邁錫尼為中心繼續創造著輝煌,它的石頭城門──獅子門,至今殘跡猶存守衛著曾經的繁榮,公元前12xx年邁錫尼文明衰落的原因也和神話傳說有關,哪位同學來說說。
生:特洛伊戰爭。
。ㄕ故倦娪啊短芈逡痢菲瑪啵
師:為美女和榮譽而戰的特洛伊戰爭雖然征服了特洛伊,但另一支希臘人乘虛而入又征服了邁錫尼,愛琴文明中斷了。此后的三百年間,希臘被稱為“黑暗時代”。
三、古希臘城邦
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走上了復興之路,城邦逐漸發展起來
i、殖民的時代
1、古城邦形成與地理環境的影響(演示希臘半島地形圖)
師:大家可以看到阿提卡半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地勢是怎樣的?
生:山多平原少,海岸線曲折……
師:對,沒錯。希臘半島山多平原少,而且土地貧瘠,少河流,農業耕作條件很差。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陸地都被山嶺分割成小塊,無法形成地區合并的地理政治中心,不適合統一領土國家的形成,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才形成了這么多獨立自治的城邦國家,山嶺成了天然的屏障,城邦之間各自分離。另外剛才同學們也注意到了希臘半島擁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水深岸陡多良港。這些特點對古希臘人來說有什么影響或用處?
生:海上交通極為方便,為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提供優越條件;希臘處于歐、亞、非三洲交通要沖,利于海外貿易的發展。
師:除了極其有利的外部條件外,是什么原因促使古希臘人大批量地到海外殖民呢?
(師生討論,得出結論)
一是過剩人口與資源不足的矛盾;二是商品經濟發展要求尋找海外市場與原料產地
師:那么古希臘人的海外殖民活動對他們自己、對殖民地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一方面讓學生看書歸納,一方面教師用ppt展現)
學生總結:緩解城邦人口壓力,促進商品經濟發展;開拓視野,吸收東方文化,為希臘文明奠定基礎。
ii、古希臘城邦政體
師:剛才我們能分析過希臘半島的地形、人口,得知古希臘城邦的一個最大的特點是?
生:小國寡民。
師:同學們請思考一個問題,既然一個城邦面積那么小,我們合理假設相當于我們市的一個行政區那么大,在那個時候,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行政管理形式呢? (給學生半分鐘思考)如果想不出大家可看看書,書上是怎么說的?
政體歸類:①民主制 ②貴族制 ③君主制 ④寡頭制 ⑤僭主制
師:古希臘城邦基本上都采用共和政體即民主制和貴族制,這與東方例如中國的專制政體有很大的不同。
。2)貴族制:貴族集體領導,權力受公民大會制約
寡頭制:少數貴族領導,權力受公民大會制約
僭主制:依特武力或非法手段奪權執掌,無視公民大會,但往住取悅于平民有利向民主制轉變。
君主制:君主終身世襲獨掌大權。但形式上保留公民大會。
民主制:人民集體享有主權,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城邦制度的核心和本質就是公民團體,表現為主權在民、直接民主,實行法治,公民大會享有最高權力。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民主制度在古希臘城邦中最為成熟,影響也最大,下一節課我們將專門討論。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篇2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愛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們有何表現?古希臘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內涵,表現發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體制分類及主要特點
2.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希臘文明屬于與內陸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臘的地理版圖破碎,難以形成統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領土廣大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古希臘的多元政治的形成與此有關。
過程與方法
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愛琴文明的發現與成就。結合第8課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討論古希臘羅馬文化與東方文化的差異及影響、利弊。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古代希臘羅馬的輝煌文化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遺產,認識到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為人類文明的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各有利弊。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導入1:我們知道文明產生的標志是國家組織、城市、金屬工具和文字的出現。中華文明產生的源頭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文明。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其后是“黑暗時代”,隨后是古典文明時期。那么古希臘早期的愛琴文明怎樣,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這種制度與希臘文明又有何關系?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這些內容。
導入2:有哪些同學看過《特洛伊戰爭》這一部電影?影片中所反映的時代與人物就出現在古希臘,讓我們一起走進愛琴海,共同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
教學策略:
把第5課《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與第8課《思考古代政治制度的異同》結合起來講。
一. 介紹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居民
1. 自然地理環境
a范圍:以愛琴海為中心,包括希臘半島、愛琴諸島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帶,構成“愛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臘半島——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貧瘠,發展農業條件較差。內陸因山脈阻隔,交通不便;東部沿海地帶----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發展航海貿易事業。
小亞細亞沿海地帶——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島嶼眾多,自然條件極為優越
愛琴諸島——特別是克里特島,處于西亞、北非和南歐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橋梁
2.居民 a前40xx年后,一批小亞細亞移民與希臘半島、克里特島和其他島嶼的原有居民融和。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亞人、勒勒吉人,他們創造了愛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銅文化
b前25xx年左右,一支阿卡亞人從多瑙河流域遷入
c前12世紀前后,大批操希臘語的印歐人遷入定居,有愛奧尼亞人、伊奧利亞人、多利亞人
二. 愛琴文明的發現及美麗傳說(中間播放8分鐘影片《特洛伊》)
愛琴文明的發現:愛琴文明有三個文明系統:克里特文明(crete)、基克拉底斯(一個群島,包括羅德島、米羅島等,著名的米羅的維納斯即發掘于此)文明和希臘底文明。這三個文明系統各有三個發展階段,只是基克拉底斯文明的第三個階段被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mycenae)文明所涵蓋。希臘底文明發展到中期和后期,我們又叫它"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是一個城市,這個文明就以它為代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荷馬史詩》是以邁錫尼的國王阿加門農(agamemnon)遠征特諾伊為主線的,邁錫尼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特洛伊戰爭是公元前1192-1183這十年間打的,克里特島的覆滅大概是公元前12xx年左右的某一天?死锾貚u上的文明是誰創造出來的呢?他們不是現在所說的希臘文明的創造者,而是被希臘文明的創造者所滅掉的一群人。我們還不能確切的知道他們是什么人,因為他們的文字到現在還沒有被識別出來。在克里特島上發現過文字,我們稱之為克里特文字a和克里特文字b?死锾匚淖謆已經被識別出來了,它是由移民多米克人帶到這里來的。多米克人是屬印歐語系的游牧部落,他們從遠方的高原遷來,把當時愛琴海諸島上相當發達的文明滅掉了,從此,在希臘的歷史上出現了長達4xx年的黑暗時代(公元前1200或1250年-前8xx年)。這是一個特別的時代,直到130年前(1870年)人們才開始重新認識它。事實上,正是被希臘毀滅的這個文明演奏了當時最偉大的史詩。
荷馬并不是歷史的見證人,他是在公元前8xx年左右寫公元前1192-1183年發生的故事。但是,憑著廣博的見聞、長時間流浪的經歷和高貴的心靈,荷馬體驗到了人類的偉大歷史,然后他用吟唱的方法把它講給周圍的人聽,一直流傳到今天。后人又不斷整理荷馬的這部史詩,直到公元前6世紀才有寫本,公元前3或2世紀才有定本。
這部史詩整理了當時希臘人的思想。當時的希臘有很多小的部落,每個部落都吸收了自己所在地的地方文明,構成了非常豐富和復雜的文化狀態。
克里特島位于地中海中間,島上曾經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有個特別有成就的國王叫米諾斯(minos),所以我們把這個文明叫做米諾斯文明。米諾斯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妻子,她有名是因為她的感情既豐富又怪異,她愛上了一只公牛,把自己藏在一個木牛里和這只漂亮的公牛生了一個孩子,叫米諾陶。米諾陶每年讓希臘人供奉十個童男十個童女,使希臘人深受其害。米諾陶住在一個迷宮中,任何人進去后都無法找到迷宮的出口和入口。后來,英雄的提修斯(theseus)在米諾陶的姐妹ariadne的幫助下,借著一根紅線,邊放邊進,除掉了米諾陶,走出了迷宮。
很多人對這些古老的故事信以為真。德國人schliemann就是其一。他小時侯讀這些故事讀得著迷,49歲那年,他帶著錢財、妻子和工程隊去特洛伊挖寶。挖掘工作進展很緩慢,開始的時候,幾乎沒有什么成果。但是,他沒有放棄,并一直親自參加挖掘。終于有一天,他感到將有事情發生,于是告訴工人們說第二天是他妻子的生日,放假一天。第二天,他和妻子兩個人帶著工具到現場繼續挖掘。他和妻子慢慢地掠去地表的浮土,打開了一個墓葬,墓里金器在陽光下閃爍,他把里面的項鏈、手鐲一件件掛在妻子的身上,逆著陽光,看著她,喃喃的叫道:"海倫,海倫……"。這樣的幻想鼓勵著考古學的發展,19xx年,英國人evens決定去挖掘迷宮,進行比較有系統的科學考古。1899年,伊文思根據希臘神話中的另一重要傳說開始尋找“米諾斯”——克諾索斯城(cnossus) 統治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島發現了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米諾斯王的迷宮(labyrinth),即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揭開了歐洲文明源頭上新的一頁。
1. 愛琴文明
a古希臘文明的開端
愛琴文明(克里特-邁錫尼),公元前――公元前11xx年
其中:克里特文化:公元前至前1450年(又分為舊王宮和新王宮時期)
邁錫尼文化:公元前1600至前11xx年。
b內涵:是愛琴海地區早期奴隸制城邦文明(即青銅文明)
c代表: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 (愛琴文明前期)
早期:a 時間: 前xx年——前17xx年 b特征:產生了君主制國家,出現王宮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全盛時期:a時間:前17xx年——前14xx年 b特征:犁耕出現;手工業分工精細, 青銅器、陶器、金銀器制造技術進步,造船業和航海業發達;出現先行文字b;米諾斯王宮
毀滅:前14xx年,被麥錫尼人占領
3 邁錫尼文明 (愛琴文明后期)
內涵:指南希臘的邁錫尼、太林斯、派羅斯等早期奴隸制城邦文明,因以邁錫尼為代表,故稱“邁錫尼文明”
發展階段:
a形成:前16世紀上半葉,阿卡亞人創造的,宮殿、城堡、“坑墓”
b全盛:前14xx年前后,君主國興起,出現王宮、衛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線形文字的泥版文書(實物:邁錫尼獅子門)
c滅亡:前12世紀,多利亞人入侵 (特洛伊戰爭)
三. 略講古希臘城邦
1. 城邦
a含義 城邦(city-state),希臘語“polis”。原指公民集體、城池,引申為城市、國家、城邦
b概況 城邦林立,大的城邦有雅典(面積 25002km,人口 20~30萬)、斯巴達(面積 84002km,人口40萬)
2. 形成:前8—前6世紀
特點:(1) 奴隸制國家產生 (2) 海外殖民運動 a范圍:地中海地區和黑海沿岸 b原因:生產力水平低,人多地少,糧食短缺;尋找新的土地,商品銷售市場和工業原料;政治斗爭中失勢的集團尋求托身之地 c殖民城邦與宗主國之間關系:基本獨立,僅保持經濟文化上一些聯系 d作用:促進希臘各地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發展;開闊了希臘人的眼界,從東方文明吸收先進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獨特文明的基礎
3.城邦政體
a 政體含義: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b主要特征: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
c類型:貴族制、民主制為主,君主制,寡頭制,僭主制
d實質:公民集體聯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e作用、地位:實行公民政治,保證了公民享有政治權力;促進拉經濟發展;鞏固了城邦;古希臘一時一地出現了近現代幾乎所有的政體形式,這是希臘文明對人類政治制度的一大貢獻。
四、結合知識鏈接、課后活動建議及第8課探究課,安排同學們進行討論:
請從神話傳說、地理環境、血緣關系、民族構成等方面說說為什么古代中國與古代希臘羅馬會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為什么兩種政治制度都為帶來社會的進步?他們各自有何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