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教學案
事例:自行車是運動的,為什么會運動?因為人的驅動,人又是誰來驅動?是上帝賦予人這一能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打破了兩著的局限性,在正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基礎上,也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樣的,
而且與人們的實踐活動相結合。
b、 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有些人在自然觀上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但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上則陷入了唯心主義。如:有人承認水是客觀存在的,水也是運動著的,但法國軍隊為什么能稱雄歐洲?,他卻認為這是由拿破侖的個人意志決定的。社會運動為什么有朝代更替?,他卻認為這是上帝安排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堅持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而且也運用唯物辯證的觀點正確揭示人類社會產生發展
的規律和原因。(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和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規律)同時清楚地看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實踐。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的重要特點!!
c、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通過學習歷史我們了解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
對于它的科學性,我們應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它是從實踐中產生的,它是在總結工人運動的革命實
踐中產生的,所以它是從實踐中來的,
第二方面,它是經過了充分的實踐檢驗的,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正確指導下,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并走向成功,中國也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正確指導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并正確地指導中國人民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以,它是科學的
對于它的革命性,也應從兩方面理解,其一是,它的產生就是為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成功而產生的。如三
大工人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科學理論作為指導,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指引革命走向成功的有力思想性武器。
其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對以往哲學的革命性的否定。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性地否定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等。
綜述,這兩大特征都是以往哲學所不能有的。
此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今天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又有了新的理論成果,而且這
些理論成果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這些成果就是:
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在理論成果
a、 毛澤東思想,
歷史地位——第一個偉大的理論成果
精髓——實事求是
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b、 鄧小平理論
歷史地位——又一偉大理論成果
基本內容——如何建設社會主義
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歷史地位——最新成果
基本內容——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本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作用——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小結新課:這節課我們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什么會產生于19世紀中葉?
②、為什么產生于19世紀中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至今仍然沒有過時?
這節課的重難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個基本特征,所以希望同學們課后對這一內容要用心去領悟。下面我們通過一些練習來鞏固一下知識點。
◇課堂練習: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階級基礎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