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第一框題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
第一單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設問導入 單元教學:
同學們,你想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嗎?你知道怎樣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嗎?
同學們,我們要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要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怎樣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品味快樂人生三句話是個好辦法。那么,快樂人生三句話是那三句呢?這三句話的含義又是什么呢?
所謂快樂人生三句話,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幫你嗎”。
“太好了”,就是遇事總是從正面來思考,總能從客觀事物的種種變化中尋找到積極的信息和快樂的情感體驗。面對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不如意,你能欣然接受嗎?你還能說“太好了”嗎?
“我能行”,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本領,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功某件事,實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能夠大膽的、主動的承擔自己的各種責任。面對我們生活、學習、勞動中可能遇到的種種逆境和困難,你能堅強地說“我能行”嗎?
“我能幫你嗎”,就是我關心你,也會尊重你和盡我的能力幫助你。同學們,你是如何和你周圍的人相處的呢?你會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嗎?當你周圍的人身處逆境、遭遇困難的時候,你能夠主動地盡你的所能去幫助他們嗎?
“快樂人生三句話”正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本單元的要旨:自尊、樂觀、自信、關心他人、尊重他人。
就讓我們從體驗快樂人生三句話開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中學生吧!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導入 新課:
同學們,(板書)你知道世界上最名貴、最美麗的衣服是什么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同學們,世界上最名貴、最美麗的衣服不是珍珠汗衫,也不是羽衣霓裳,而是慚愧知恥、自尊自愛,一個人如果能懂得慚愧知恥,自尊自愛,就會主動愛護他人的尊嚴,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結合起來,從而散發出高貴莊嚴的氣質。那么,什么是自尊呢?自尊與尊重他人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怎樣才能樹立正確的自尊心呢?這就是我們第一課“珍惜無價的自尊”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
第一框題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導入 框題教學:
同學們,你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嗎?你是否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高聲歡呼過?你是否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失聲痛哭過?你是否愿意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竭盡全力的努力奮斗拼搏呢?
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天生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后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竟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教師提問)從徐悲鴻的身上,你覺得他的成功除了堅實的基本功外,還有什么重要條件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條件。正是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他勤學苦練。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第4頁的插圖資料“香港回歸,舉國歡騰”,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同學們,(板書)香港的回歸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受到了無比的尊嚴和快樂。你能根據你的理解解釋一下這種尊嚴和快樂是怎樣產生的嗎?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分析):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我們就會為祖國的繁榮強盛而歡欣鼓舞,為祖國遭人欺凌而奮起抗爭;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不會對任何大國表現絲毫的奴顏媚骨。那么,對我們個人來說,自尊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表現的呢?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自尊呢?自尊與知恥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自尊與虛榮有什么區別呢?這就是我們第一框題“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將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
展開教學
一、快樂的自尊(板書)
1、同學們,(板書)你喜歡你自己嗎?如果你有如下經歷,你會有什么感受?
1)(帶領學生閱讀教材第5頁虛框里的內容,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經歷,我們都會為此而感到驕傲、自豪和高興。)
2)(再讓學生回答、填寫以下情感體驗):
父母喜歡你,老師欣賞你,我會感到(自豪、驕傲、高興);反之(沮喪、生氣、傷心)。
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我會感到(自豪、驕傲、高興);反之(沮喪、生氣、傷心)。
你的學習成績很優秀,我會感到(自豪、驕傲、高興);反之(沮喪、生氣、傷心)。
你自認為長得不好看,同學也因為你的丑嘲笑你,我會感到(沮喪、生氣、傷心);同學羨慕你,鼓勵你,我會感到(自豪、驕傲、高興)
3)(教師提問,學生分析思考):(板書)為什么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時我們就會感到自豪、驕傲、高興愉快?被別人嘲笑、歧視或侮辱時就會感到沮喪、生氣、傷心、難受?
被別人嘲笑、歧視或侮辱時,我們就會感到沮喪、生氣、傷心,這是因為我們的自尊心沒有得到滿足;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時我們就會感到自豪、驕傲、高興,這是因為我們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
2、下面我們先來完成下列句子:
1)、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學生做國旗下的講話,我會在衣著上穿得----比較干凈、整潔、漂亮
2)、在學生閱覽室,我會遵守秩序、保持安靜,是因為----我不希望留給別人一個不好的印象
3)、班主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我時,我會覺得----羞愧難當,無地自容
4)、當我考試不及格,受到同學的嘲笑時,我會覺得----不甘心,并下定要好好學習,爭取以后能考出好成績
5)、有人給我取難聽的外號,并當眾取笑我時,我會感到----氣憤難當、怒不可遏
6)、“士可殺而不可辱”說明的道理是-----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3、(教師進行歸納分析:(板書)進入初中以后,我們中學生為什么會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衣著打扮、行為舉止及其后果?這說明了什么?)
同學們,我們人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并且很注重維護這一尊嚴。為了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我們不僅需要在容貌和衣著上修飾自己,還要在言行上約束自己,同時也不容許別人歧視與侮辱自己,還期望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這就是自尊心的表現。那么,什么是自尊呢?
4、(板書)什么是自尊呢?(自尊的含義)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自己,是指自己尊重自己、愛護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的尊重的愛護的心理。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5、學生舉例:(板書)你覺得自己做得最有尊嚴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難忘的經歷是什么?這給我們什么啟示?(為什么說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師總結分析:從同學們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要感悟生活的意義,首先要體驗到自己是價值的,是為人所需要的,并且這種價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欣賞,當然,別人不僅能欣賞我們的長處,而且能不恥笑我們的弱點和缺陷,這種尊重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當我們的缺點被別人包容的時候,當我們的價值得到自己和別人肯定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非常快樂,從而使我們充分體驗到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樂趣。由此可見,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在生活中,我們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只要我們不氣餒,不灰心,不放棄,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們就可以通過自己進一步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贏得別人的尊重,感受自尊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