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有規律的》教學設計
課件打出:
規律的科學內涵:就是事物運動過程者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什么是規律,那么規律有什么特點呢?下面我們進一步來學習。
課件出示:春夏秋冬圖,人類社會發展道路圖,遺忘曲線圖
學生探討:規律存在于哪些領域中?(學生回答: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領域)
具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普遍性與客觀性)
師(小結):規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出示名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髯
出示故事:《揠苗助長》
問題: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生:探討回答
師:規律是客觀的,就像荀子所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課件打出:
規律的客觀性:
a.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a.存在:不管人們是否承認它、喜歡它,它都客觀地存在著;
b.規律起不起作用,關鍵在于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是否存在著,而不在于人的喜惡。
b.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即它是不可違抗的。
師:我們學習到規律是普遍的、客觀的,那么人們在規律面前就無能為力嗎?
出示材料:
人或許能發明一種不需要任何動力就能永遠轉動的“永動機”,這一想法令許多人著迷。17XX年,德國有個叫奧爾菲留斯的人宣布發明了“永動輪”,并當眾表演,轟動一時。但后來事情被揭穿——原來有人藏在后面轉動輪子。
科學家焦耳也曾被這種大膽的設想所吸引。他曾三番五次地做實驗,經過多次的失敗后,得出了“要科學,不要永動機”的結論。通過多年的反復實驗,他終于成功測出了熱功當量數值,并具體闡發了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問題: “永動機”為什么無法制造出來?
焦耳的成功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生:探討回答
師:同學們說的不錯,這個事例說明了人們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規律,造福人類。現實生活中人們利用規律造福于人類的事例很多,同學們能不能列舉出一些呢?
生:略
師:大家列舉的不錯,現實生活中人們認識了引力規律,克服地球引力,發射火箭、衛星、飛船為人類服務(如:衛星上天);認識了水的流動規律,變害為利(如:三峽大壩);掌握了化學規律,能在能制造各種化工產品(如:晶體胰島素)等。規律是客觀的,我們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遵循規律辦事我們可以體會到規律對于我們的意義,違背規律,將受到規律的懲罰。
課堂小結
師:好,今天的新課內容就結束了,哪位同學能夠就我們所學做一下小結。
生:小結
師:剛才那位同學概括的不錯。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就是(課件打出知識結構,老師表述,學生觀看)
課堂鞏固練習:
青藏鐵路建設者始終把科學精神貫穿于建設的全過程,突出要求遵循科學,依靠科技,把認識、把握和遵循事物規律作為設計、施工和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力求用遵循規律的嚴格態度,獲取工程的高質量、高水平。
(1)上述做法的哲學依據是什么?
(2)我們怎樣才能把握和遵循事物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