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學案
1、儒學倡導“仁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這說明( )
a.傳統習俗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仍然有其深遠的影響 b.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都有其積極意義
c.儒學思想與我們的治國原則是完全一致的 d.傳統思想具有相對穩定性
2、儒學倡導忠孝信義,加強品德修養。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應怎樣看待這種主張?
六、鞏固檢測
1、于丹教授在其《<論語>心得》中寫到:“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它就是這么一本語錄。”這啟示我們對待傳統文化就應該( )
①全盤肯定 ②全盤否定 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這種觀點( )
①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②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
③否認了文化繼承的必要性 ④承認了文化發展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XX年中華母親文化節于4月25日在孟子故里鄒城開幕。本屆文化節以“弘揚中華母親文化、傳承優秀儒家思想”為主題,以舉辦母教文化系列活動為載體,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當前我們所呼喚的愛母、尊母、敬母、孝母的社會風尚與中國古代所倡導的這一風尚之間( )
a.不存在任何共性 b.不存在任何差別
c.是批判與繼承的關系 d. 是先繼承后發展的關系
4、(天津卷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志愿者活動在國際社會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在其影響下,我國的青年志愿者活動也走過了十幾年的光輝歷程。
從“樂善好施”的先哲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無數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類道德情感的華彩樂章,當今,中國青年志愿者又高舉“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旗幟,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發展世界現代文明譜寫出嶄新詩篇。
根據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中華傳統美德是如何發揚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