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依據
本課內容是《政治生活》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框: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包括:
1.為什么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2.如何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3.為“陽光工程”喝彩
本課內容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內容目標第二單元第六條:評價一項加強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的改革措施,說明政府的權力不能濫用,行使權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進入高一第二學期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論修養在高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課堂的分組討論等,都已經形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教學難點: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是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機制,認識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2、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的歸納和分析能力,能針對具體的情景和問題進行分析,闡明權力的監督機制以及如何監督權力。(2)學會辯證地觀察和認識問題,對于權力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正確運用權力,能夠取信于民,打造“為民、務實、廉潔”的政府;濫用權力,則可能滋生腐敗,最終為人民所拋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權力觀念,提高學生(公民)參與監督政府的積極性。
教學環節與設計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閱讀教材的關于《焦點訪談》的情景基礎上,播放《誰在強收“保護費”》的視頻!墩l在強收“保護費”》是《焦點訪談》在2月20日播出的節目,主要內容是湖南省桃源縣工商管理局為了完成計劃目標,向該縣的企業和經營人員強收保護費的事情。湖南省桃源縣工商管理局收“保護費”的事經媒體曝光后,國家工商總局、湖南省工商局、常德市工商局以至中紀委都迅速派人到桃源縣處理此事。
引導學生探究以下問題:
◆ 桃源縣工商局如此強收“保護費”是否合法?為什么要對他們的所作所為進行監督?不進行監督會有什么后果?(一、二小組)
◆你認為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可以監督桃源縣工商局?(三、四小組)
(分小組討論3分鐘)
以上問題由學生思考回答,得出本課的第一個知識點。
一、為什么要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必要性)
自稱為"天下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在其擔任河北省政府辦公廳秘書、河北省辦公廳秘書和副主任、河北省國稅局副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貪污人民幣814.8164萬元……李真的贓物堆滿了三個房間和一條走廊。李真作為一國家公職人員,本應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卻濫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害。設問:那么,這是不是說所有掌握權力的人都是貪污腐化分子呢?如果不是,請舉出具體的人物或事例說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也列舉一些如牛玉儒、任長霞、周國知等人物事跡。)
(運用對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學生的回答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思考:李真和任長霞等都是擁有權力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在運用權力上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表現,前者貪污腐化,后者造福一方,這說明了什么?
結論:權力運用得好,就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濫用,就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因此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