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否定之否定規律)
【探究提示】通過列舉不同的實踐活動相對應的三種思維方式,說明實踐方式決定人的思維方式,實踐創新推動著人類思維方式的改變。
創新推動著人類思維方式的變革。思維方式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由人的實踐方式決定的。不同的實踐活動決定著思維活動的不同性質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內容。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創新,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使得人類認識的對象和范圍日趨廣闊,使得人類思維的性質和水平不斷更新和提高。
(2)創新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
【舉例】京劇被視為國粹,也是國戲,是中國最主要、影響最廣泛的劇種,不僅深受國內觀眾的喜愛,也深深吸引著海外的觀眾。它的前身是清朝初年流行于江南地區的徽班,清朝乾隆年間進入北京參加乾隆皇帝80壽辰慶祝演出。后來四大國班陸續進京,后世把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班進京成為著名的“四大徽班進京。”徽班成長發展的過程就是它向京劇嬗變的過程,唱、念、做、打表演體系逐步完善。光緒年間京劇之名確立。
【舉例】《離騷》《九歌》直接取材于遠古時代人民群眾創作的神話和傳說。《水滸傳》《三國演義》是在民間口頭文學基礎上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
【課堂探究】課本第79頁 你還能舉出哪些推動人類文化進步的創新事例?
【探究提示】除了所列舉的文化名著外,其他更多的文化產品,如雕塑、建筑、電影、藝術等也都屬于文化進步的標志。
人類文化的發展是通過創新實現的,社會主義文化也不例外。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是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繼承中國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從而形成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3)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創新是對真理的發展,沒有創新,我們就失去了追尋真知的可能;創新是對實踐的推進,沒有創新,我們就不能在變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是時代的引擎,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辨析題】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有了創新意識,必然推動社會的發展。
【答案提示】1、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要推動社會發展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是正確的。
2、但創新意識必須付諸實踐,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尊重客觀規律,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才能真正推動社會發展。認為有了創新意識,必然推動社會發展是片面的。
【歸納本課】
1、辯證否定觀的內涵和實質
2、樹立創新意識,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有哪些要求?p76
3、如何理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3點)p78-79黑體字
4、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p78
5、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從哪些方面努力?p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