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學期《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導學案
五、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導入:剛才我們回顧了初中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三者間的聯系,利用這種聯系可以快速準確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對于一元二次不等式能否用類似的方法求解?我們以上網計時收費問題中得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為例進行探究。
問題一:如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例子,觀察三個二次的關系,直觀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法,由特殊到一般。
引導一:畫出二次函數 的草圖。
引導二:觀察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函數 三者間有何聯系?
引導三:要寫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需要確定哪些量?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三個二次的關系,首先畫出函數 的圖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圖象,發現“一元二次方程 的兩個根是對應二次函數 的零點”的結論,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即是二次函數 的圖象上函數值 時對應的 的取值。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功能,在函數 的圖象上任取一點 ,觀察當點 在拋物線上移動時,隨著 的橫坐標的變化, 的縱坐標有什么變化,借用動態演示幫助看圖有困難的同學。
問題二: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個二次”間關系的理解,通過二次函數圖象的動態變化,尋找出恰當的分類標準,寫出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從具體到抽象。
引導一:要得到一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關鍵應考慮哪些因素?
師生活動:教師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功能,改變二次函數 中的常數 的值,讓學生觀察隨著函數圖象的變化,不等式的解的變化情況,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規律,從而得出確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兩個因素:(1)對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2)對應的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
引導二:應如何分類討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師生活動:在引導、分析的基礎上,由學生歸納得出分類的兩個標準:(1)分 和 ;(2)分 , , 。并讓學生完成課本77頁的表,寫出 時一元二次方程根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應用理解:
例1 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
(2)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學會規范書寫,注意對于“特殊情況”—— , 的處理。
師生活動:先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提醒學生注意解題的規范性。指出通過代數變換與幾何直觀相結合,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常規和有效的方法。
問題三:根據上述例題的求解過程,歸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題步驟。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歸納得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驟,發展學生有條理思考和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師生活動:學生總結,教師板書,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題步驟:(1)化為 的形式。(2)判斷 ,確定對應方程根的個數。(3)求對應方程 的根。(4)根據對應二次函數 的圖象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問題四: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你有何收獲?試從知識點、思想方法等方面加以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使學生對本部分的學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讓學生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師生活動:學生小結,不足之處教師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