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交叉路口轉彎》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汽車駕駛與保養》這個選修模塊中第三章第二節《汽車駕駛基本操作方法》中的一個內容,主要練習汽車轉彎操作方法。汽車轉彎駕駛是汽車駕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一。汽車行駛中經常要遇到各種彎道和障礙而需要改變行駛方向,汽車轉彎行駛,要靠轉動方向盤改變前輪的方向,靠差速器的作用改變左、右驅動輪的轉速來實現轉彎。汽車轉彎時應根據道路和交通情況,在彎道前(指有叉路的彎道)50m-10m處發出轉彎信號,并鳴喇叭警告周圍車輛和行人,同時適當地降低車速,保持車輛的平穩,靠路右側徐徐轉彎。運用方向盤要求配合車速,及時轉,提前回。轉過彎道后,應及時解除轉彎信號。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經在模擬駕駛器上進行了起步、停車和變速的練習,對汽車駕駛有了一些了解,汽車的轉彎操作是汽車駕駛訓練中一項難度較高且非常重要的內容,需要學生刻苦練習。
三、教學目標及分析:
1.了解汽車轉彎時有關系統相互協調的關系及操作注意事項,做到手腳操作動作協調,車速感覺準確,打輪適度,操作流暢。
2.通過親自在汽車模擬駕駛器上主動進行汽車轉彎操作的練習過程,領會操作流程中的環節與時序問題,認真體會并初步掌握操作要領,初步學會汽車轉彎的操作方法。
3.嚴格遵守交通安全規則和駕駛員操作規程,具有耐心的態度和果敢的作風,能將“對他人負責”和“安全第一”的思想內化為心中的理念和道德行為。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駕駛操作中的抬、擺、踏、看、打、環、提、回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控制車速、適度打輪、及時減檔
四、教學策略及媒體運用
汽車轉彎操作是汽車駕駛訓練中一項難度較高且非常重要的內容。要讓學生懂得汽車轉彎直接影響到汽車的行駛安全,許多轉彎時發生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轉彎駕駛操作不當引起的,例如汽車轉彎時撞到馬路牙子、電線桿子上等,更為嚴重的是汽車間相撞造成的嚴重車禍。為嚴格技術規范,教學時首先由教學錄像演示引入新課教學情境,然后提出問題,學生思考汽車轉彎的操作流程,教師再運用啟發式進行講解、板書圖示、總結操作要領和程序,為了讓學生便于記憶和掌握,教師將轉彎的正確操作方法總結為“抬、擺、踏、看、打、換、提、回”這八個字,然后進行示范,最后引領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練習,領會操作的流程,從而初步學會汽車轉彎的操作方法。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策略,師生必須互動,錄像演示和教師示范來講解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必須主動練習和積極地體驗才能達到本課教學目標。
五、教學準備
汽車模擬駕駛器8臺、玩具車1輛
六、教學過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預期目標
設計思路
回顧復習
讓學生練習起步、停車、變速的操作,復習動作要領。
在模擬駕駛器上練習起步、停車、變速,鞏固并聯系已學過的知識與技能
檢查并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導入新課
提出汽車行駛中經常要遇到各種彎道和障礙而需要改變行駛方向的問題,今天學習汽車轉彎操作。錄像演示。調動學生學習新課的積極性。
觀看汽車轉彎操作錄像,思考汽車轉彎的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