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中外戲劇
2.認識課文節選的部分在全劇中的地位。課文是從第二幕里節選出來的,放在全劇里看,它只是劇情的開端和發展。不過,從這一部分里,讀者得以獲知周、魯兩家存在的特殊關系以及有關人物之間的血緣關系。因此,可以說,這一部分的情節即決定了劇情的悲劇走向。同時,周、魯相認的情節也是對周樸園、魯侍萍二人的一次很好的“畫像”:周樸園的虛偽、自私,魯侍萍的堅強、克制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
3.體會人物語言的動作性,揣摩人物語言中蘊涵著的潛臺詞。話劇主要由人物對話組成,閱讀時如果一直平平地看下去,不去細細領會對話中的“機鋒”,就很難體會到話劇的魅力所在。比如,魯侍萍關窗戶的動作讓周樸園覺得很熟悉,一瞬間勾起了他的記憶,于是他脫口而出:“……你──你貴姓?”突然問一個身份地位懸殊的老婦人姓什么,是有些唐突的,可見周樸園在發問的時候是不假思索的,陳年往事如電光火石般亮了一下,吸引著他追尋下去,讓他一時忘了自己的處境以及現實利害關系。魯侍萍的回答是“我姓魯”,他松了一口氣,下意識地重復了一句“姓魯”,接著試探性地說:“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可見周樸園不愿就此將回憶的閘門合上。為什么呢?可能他隱隱約約意識到面前的這個老婦人來歷不尋常,也可能家庭生活長期以來讓他覺得膩煩、無趣……總之,對于這些細微傳達人物內心活動,并推動著情節發展的地方,要注意品味。
《哈姆萊特》
1.把握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哈姆萊特》一劇的主要矛盾沖突在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之間展開,在課文里出場的另外幾個主要人物中,霍拉旭屬于哈姆萊特一方,雷歐提斯只是被克勞狄斯暫時利用,并不完全屬于克勞狄斯陣營,王后則不屬于任何一方,她還天真地希望雙方能握手言歡,和睦相處。正是由于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才使得哈姆萊特在克勞狄斯精心布置下的“比劍”圈套中不至于完全落敗,而最終能夠和克勞狄斯同歸于盡。
2.欣賞緊張激烈、變故迭生的場面。課文里主要情節是“比劍”,它是全劇的高潮,也是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雙方第一次面對面的較量。這個情節的發展偏離了克勞狄斯預設好的軌道,結局出乎所有人意料:本來雷歐提斯為了給父親和妹妹報仇,決意要殺死哈姆萊特,可是在比劍開始前,哈姆萊特的坦誠的表白讓他猶豫了起來,這種猶豫不定的心理直接影響了他事先和克勞狄斯定下的陰謀的盡快實施;王后執意喝下克勞狄斯為哈姆萊特準備的毒酒,延緩了哈姆萊特的死;雷歐提斯臨死前揭露克勞狄斯的毒計,哈姆萊特得以抓住最后時機懲罰了克勞狄斯。
3.初步了解哈姆萊特這一形象。從課文所節選的部分里,難以把握哈姆萊特的全貌,不過可以初步了解這一形象:他機敏,無所畏懼,而又有揮之不去的天命思想;他高傲,尖銳,而又能低下高貴的頭,真誠地向別人道歉,剖白自己的心跡。總之,這是一個呈現出一定矛盾性的人物。
三、 高考備考
戲劇是四大文學樣式之一,它是運用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要素,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藝術。我們讀到的劇本是戲劇的文學部分,是一劇之“本”。戲劇文學具有其它文學體裁所具有的共同特點,但由于它要供舞臺演出,要受多方面的制約,這樣,便產生了劇本區別于其他文體的一般特點:一是時間、空間的集中性,二是尖銳的矛盾沖突,三是語言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