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小說
【單元解讀】
一. 高考目標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二、單元復習
這個單元學習小說。所選的小說,題材內容各異,主題思想豐富多樣,風格特點也不盡相同。教學時要力求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認識!读纸填^風雪山神廟》揭露封建社會黑暗、腐敗的政治現實,揭示了人民被迫奮起反抗的社會原因;《裝在套子里的人》以諷刺和夸張的手法,概括社會生活中某一類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實。《邊城》謳歌山村田園生活的質樸、純真,與庸俗、墮落的社會形成對照,表現作者重構理想世界的信念。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1.人物
林沖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負重,隨遇而安。如: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滄州,仍幻想安穩度過刑期,回家團聚;正直、善良、俠義。如幫助李小二等;剛猛激烈、嫉惡如仇。如買刀尋敵,山神廟手刃仇敵,都表現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義的本質;細心、縝密。如林沖看管草料場,小心謹慎,尤其是熄滅炭火的細節表現得最為充分。
2.情節
課文的情節張弛有致、波瀾起伏,反映了林沖性格思想的變化過程。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時間地點,是情節發展的開始;買刀尋敵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動基礎,矛盾沖突緊張起來;看管草料場,局勢又平緩下來;雪夜殺敵,這是情節發展的高潮。林沖被逼上了絕境,終于迸發出徹底的反抗精神,走上了與黑暗政治決裂的道路。
3.主題
課文表現的主題,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林沖的人生遭遇得出答案。如果說《水滸》的主題就是“逼上梁山”,林沖就是體現這個主題的典型例子。從林沖個人的遭遇,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社會政治黑暗的狀況,像林沖這樣的中層官吏尚且無法維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處于社會底層的民眾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慘嗎?為了活下去,民眾才不得不起來反抗斗爭,“逼上梁山”的社會含義就是“官逼民反”。課文使我們了解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認識到封建社會人民群眾奮起反抗統治者的必然性。
《裝在套子里的人》
1.人物
別里科夫的性格:封閉。他穿著雨鞋,帶著雨傘,“總想把自己包在殼子里,仿佛要為自己制造一個套子,好隔絕人世,不受外界影響”。把和人交往也視為厭事;懷舊。他“老是歌頌過去,歌頌那些從沒存在過的東西”,害怕新鮮生動的現實生活;膽小、多疑。什么事都讓他“心慌得很,一個勁兒地說: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極力維護現行秩序。思想上自覺和反動政府統一。而且樂于告密,人格卑鄙。他壓制著身邊的人們,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