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小說
示例三:這是一篇藝術上頗為精致的小說。結構上,以碑貫穿全文,講述了羅永才四次前往山王莊的故事;同時,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憶之中,收尾圓合,別致精巧。語言看似平實,實則富有表現力,如同一連串的斷句描述王石匠的動作,表現出王石匠的淡定從容,極富神韻。
【試題考點】
本題考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探究)
【試題解析】
文學作品的意蘊一般分為歷史、哲學和審美三個層面去發掘;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通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題在回答的過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觀點定位在“平常人的尋常事”,雖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為這種答案本身就說明了該生的閱讀鑒賞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5、(•遼寧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至⑷題(25分)
洗澡
王安憶
行李房前的馬上路上沒有一顆大樹,太陽就這樣直曬下來,他已經將八大包書捆上了自行車,自行車再也動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的騎在他的黃魚車上,他徒勞的推了推車,車卻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騎了半步,又朝后推退了半步,然后說;’師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說:“靜安寺。”小伙子就說:“十五塊錢。”他說:“十塊錢。”小伙子又說:“十二塊錢。”他要再爭,這個時候,知了忽然鳴了起來,馬路對面原來有一株樹,樹影團團的,他泄了氣似的,渾身沒勁,小伙子躍下黃魚車,三五下解開了繩子,將書兩包兩包地搬上了黃魚車,然后,他們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問他:“你家住在靜安寺?”他說:“是。”小伙子又問:“你家有浴缸嗎?”他警覺起來,心想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說:“恩。”小伙子接著問:“你是在哪里上班?”“機關。”“那你們單位里有浴缸嗎?”小伙子再問,他說:“有是有,不過……”他也想含糊過去,可是小伙子看著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說下去:“不過,那浴缸基本沒人用,太大了,需要很多熱水。”
路兩邊的樹很稀疏,太陽烤著他倆的背心,他倆的汗衫都濕了,從貨站到靜安寺,幾乎斜穿了整個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給他買呢?想到這里,就打消了念頭。
小伙子又問道:“你每天在家還是在單位洗澡呢?”他先說“在家,可一想到這人也許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說“單位”。”這時有想起自己剛說過單位浴缸沒人用,就又補了句:“看情況而定。”那人接著問:“你家的浴缸是大還是小?”他不得已地說:“很小。”“怎樣小?”“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里面要蜷著腿。”“那你就把水放滿,泡在里邊;或者站在里面,用臉盆盛水往身上潑,反倒比較省水。”“是的。”他答應道,心里卻動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實讓他洗個澡也沒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說過“廚房可以合用,洗澡間卻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沒再想下去,這時候已到了市區,兩邊的梧桐樹高大而茂密,知了懶洋洋地叫著。風吹在熱汗淋淋的身上,很涼爽。他渴的非常厲害,他已經決定去買兩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邊卻沒有冷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