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小說
2.悲劇
別里科夫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他的所作所為,在客觀上起著為沙皇專制助紂為虐的作用。他轄制著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讓大家“透不出氣”。可以說是專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靈,使他懼怕一切變革,頑固僵化,他既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也是受害者。
3.主題
(1)社會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對自由的壓制,對人權的踐踏,對民眾的專制。別里科夫能轄制小城的人們,其根源就在于反動政府的統治。(2)個人的角度:別里科夫作為一個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頑固,拒絕、恐懼社會進步,甚至到了荒謬的地步,別里科夫個人的一幕幕丑劇、喜劇、悲劇,都是黑暗的社會政治現實造成的,因此,別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強烈的社會批判意義。
4.思考
無論什么時代什么社會,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現。因為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總會有變革,那么就會有反對變革的人出現。這些人更多的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小人物,他們對新生事物不適應不理解,甚至滿懷恐懼,他們主要在思想和行動上抗拒社會變革。
5.形式
小說主要用夸張與諷刺的手法表現人物。夸張一是夸張人物形象,二是夸張人物的作用,這些夸張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現了社會的真實本質。諷刺一是通過對別里科夫性格行為的夸張,嘲諷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戲劇化的情節,描寫別里科夫可悲的下場。他生平最怕出亂子,結果亂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讓他自己無端搞出了“亂子”,這不是絕妙的諷刺嗎?
《邊城》
1.對美的謳歌
在作者的筆下,古老的邊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人情美。邊城的人熱情誠實,民風淳樸,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這里發揚光大著。風情美。邊城保留著古老的風俗習慣。如端午節的慶典、月下對歌、獅子龍燈等,古老的風俗是和古樸的民風聯系在一起的,透露著邊城祥和安定的氣氛。景色美。邊城山青水綠,蘊含著原始、自然的氣息,美侖美奐,好似天然不加雕飾的美玉。
2.主題
作者的理想是要表現“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作者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誠心相待,相互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謳歌傳統文化中殘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于現代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欲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在摹寫邊城人生命的形態和生活的方式中,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欲泛濫的批判。
3.語言
小說的語言樸素、飽滿,不晦澀、不雕飾。這樣的語言風格,非常適合表現邊城人古樸、自然的生活,并且從中透露出田園詩情。
三、 高考備考
小說是文學樣式中的一種重要體式,它包含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等。小說鑒賞考查的選材是寬泛的,長篇小說的節選、短篇小說的節選或者整篇小小說都可被選用作閱讀材料,其考查能力要求、考查特點與散文閱讀的考查大致相同,但也有其考查重點。具體來說,我覺得要做到以下“三分析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