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學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以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
(節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注釋】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別號。②[家督]長子,因長子有督理家事的緣故,故稱家督。③[星宿]我國古代對星座的稱謂,共分二十八宿。④[三錢]本指夏商周對錢幣所分的三等:赤、白、黃。黃為上,白次之,赤為下。這里指錢庫
10.下面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朱公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殺死了人,被囚在楚國。朱公認為家有千金的孩子,不應該在大庭廣眾前被處決。
b.朱公的老朋友莊生雖然家貧,卻廉潔正直,朱公長子送的黃金,他并無意接受,只是想等事成之后再還給朱公,來表示自己的誠信
c.朱公的長子因為吝嗇錢財,反而害了弟弟的性命,這說明他把金錢看得比弟弟的生命還重要。
d.朱公當初之所以要派小兒子而不是大兒子前往營救二兒子,是因為他對兩個兒子非常了解,正所謂“知子莫若父”
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故所善莊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c(“他把金錢看得比弟弟的生命還重要”錯)
11翻譯句子:
(1)朱公別無他法,只好派長子去。替他寫了一封信給從前的好朋友莊生(“為”“遺”“故”各一分,大意2分)
(2)這是因為他年少的時候,和我一起為了謀生,親歷艱苦,懂得生活艱難,所以對舍棄財物看得很重要。(“是”“俱”“重”各一分,大意2 分)
4.(—XX學年鄭州市第四十七中高三實驗班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10-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1題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也。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
初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聞子將吏,莫不改操飾行。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遂以單車歸家。
劭嘗到潁川,多長者之游,唯不候陳寔①。又陳蕃②喪妻還葬,鄉人畢至,而邵獨不往。或問其故,劭曰:“太丘道廣,廣則難周;仲舉性峻,峻則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邵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動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劭從祖敬,敬子訓,并為三公,相以能諂事宦官,故自致臺司封侯,數遺請劭。劭惡其薄行,終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壯直有高氣,劭初善之,而后為隙,又與從兄靖不睦,時議以此少之。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司空楊彪辟,舉方正、敦樸,征,皆不就。或勸劭仕,對曰:“方今小人道長,王室作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廣陵。徐州刺史陶謙禮之甚厚。劭不自安,靠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不如去之。”遂復投揚州刺吏劉繇于曲阿。其后陶謙果捕諸寓士。及孫策平吳,劭與繇南奔豫章而卒。時年四十。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