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學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答案】c
【解析】這道題a項就是張冠李戴。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并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練習2:(09高考廣東卷,語文,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李迪本來是趙郡人,為了躲避五代的戰亂,他與家人搬家來到濮地,并以文為媒,結識了柳開。
b.李迪不同意章獻做皇后,因為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獻的打擊報復,所以貶官衡州。
c.周懷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氣,他想懲罰太子。李迪不畏眾怒,挺身而出,說服皇帝改變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獻成了太后。她曾經與李迪有嫌隙,但兩人為了朝廷的利益,最終還是和好了。
【答案】d
【解析】這道題的a項是張冠李戴。a.不是李迪“為了躲避五代的戰亂,他與家人搬家來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之后。c.“不畏眾怒”錯,“怒”的只有皇帝。c項是以偏概全
3.(08高考浙江卷,語文,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開篇以顧況對白居易的前“謔”后“嘆”,側面表現了白居易在詩歌創作上的非凡才華。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書直言論事,觸怒了權貴奸黨,這給他的仕途蒙上了陰影,也是他“放縱詩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詩歌內容真實,辭句曉暢,風格平易,在當時流傳甚廣。內至宮廷,外達異邦,詩名遠播。
d.白居易居廟堂之上,則“兼濟天下”;處江*湖之遠,則“獨善其身”。儒、釋兩家思想的影響,并存于他人生的各個階段
【答案】d
【解析】這道題是以偏概全。 “并存于他人生的各個階段”一說有誤,應是先“儒”后“釋”。
練習1:(08高考四川卷,語文,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源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聲。他深受皇上賞識,其兄弟也因此顯榮。皇上問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職,鄭濂卻以年老謝絕。
b.鄭濂兄弟極為友愛,有人告發鄭氏有罪,官吏抓捕他們時,眾兄弟競相攬過責任,鄭濂與弟又爭相入獄。皇上得知后,不信鄭氏有罪,并當即提拔其弟鄭湜。
c.鄭濂的家風受到普遍贊揚。朝廷提拔官員時,只是從聲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選,同鄉王氏仿效鄭氏家法,兩族之中入選宮員很多,鄭氏的家聲因此更為顯赫。
d.鄭濂死后,鄭換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書“孝義家”賜給鄭氏。鄭氏祖上以踐行孝義聞名,為給子孫留下規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刪刊行。
【答案】c
【解析】這道題是以偏概全。解析:“朝廷提拔官員時,只是從聲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選”說法錯誤,文中說“東宮缺官,命廷里舉孝弟敦行者”;“ 兩族之中入選宮員很多”只是鄭氏得官很多,沒有說王氏。
練習2:(09高考福建卷,語文,3)下面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