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復習專題講座:詞語的運用
10.下列各句加點成語的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nbsp; ( )
a.秋雨濕透了衣衫,畫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肩胛骨,他雙手交叉護在胸前,想留住一點溫暖,可沒有用,仍然顫抖著,噤若寒蟬,不知何處是歸宿。
b.上級兩袖清風,下級就會廉潔自律;領導帶頭苦干,群眾自會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會風氣就會逐步好轉起來。
c.兒子考試作弊愛處分,父親得知后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你今后不再犯,仍然是我的好兒子。”
d.有人說,隨著電腦的普及,屬于紙筆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如果還欣賞自己的墨寶,無疑是抱殘守缺。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11.下列各句中成語的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nbsp; ( )
a.老教師陳華步履艱難地翻過一個山頭,狂風吹得他有些搖晃,使他越發(fā)顯得老氣橫秋。
b.不言而喻,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c.她收到一封法國來信,可上面的郵票卻不脛而走,不知被誰撕去了。
d.伊拉克長期遭受美國制裁,人民生活異常困難,最近又遭軍事打擊,真是禍起蕭墻。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的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nbsp; ( )
a.打擊假冒偽劣,開展維權反欺詐活動,將是工商管理部門新一年的重要工作;同時推進誠信建設,也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b.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警告說,地球現(xiàn)在已被 工業(yè)技術帶來的污染破壞了,春天變得死一般的寂靜。數(shù)十年后的今天,卡遜的警告言猶在耳。
c.那些曾指點江山、叱咤風云的國際政壇人物是不會被歷史所遺忘的,他們的一舉一動依然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d.人的志向、情趣千頭萬緒,幻想用一個模式克隆出“神童”,既不現(xiàn)實,也無必要;既違背教育規(guī)律,又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nbsp; ( )
a.你們幾位的加入使我們的技術力量大為加強,我們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業(yè)。
b.人事處通知,對那些久假不歸的同志要查明情況,對其中的無故曠工者要嚴肅處理。
c.隨著經(jīng)濟環(huán)境改善,貸款消費已經(jīng)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寅吃卯糧也成為一種時尚。
d.當年他獨闖上海,身無長物,是憑借著過人的毅力與吃苦精神創(chuàng)下的這份家業(yè)。
附:答案及簡析
1.a(①“推求”是根據(jù)已知因素探索道理、意圖,更合語境;②句中有“內心深處”,故用“歉疚”;③“爭論”是爭辯,“爭執(zhí)”是各執(zhí)己見,不相讓;④“艷羨”是十分羨慕,“仰慕”有敬仰之意)
2.d(“效應”指的是一種現(xiàn)象,對發(fā)生的某種情況的反應,“即時”指這一時刻,馬上;“反映”是動詞,不能做“作出”的賓語)
3.c
4.b(“重新”表重頭另行開始,“從新”有從頭做起之意。“適合”是動詞,可以帶賓語,“合適”是形容詞。“以及”前可停頓:“及”則不能)
5.d
6.d(a“會”就為“能”,b“與”應為“向”, c項“而”應刪去)
7.c(“不免”免不了,“未免”有意是“實在不能不說是……。”“始終”,從開始到最后,“一直”側重于不間斷或狀態(tài)始終不變。“辛酸”側重“辛”)
8.a
9.c(“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勤奮)
10.d(“噤若寒蟬”,形容不作聲,“上行下效”是貶義,c項詞義過重)
11.b
12.d(應是“千差萬別”)
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