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提分策略:仿用句式 修辭方法
此題從形式上看,似乎只要寫三個“假如………怎會有……”的假設關系的反問句。其實,具體寫什么內容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里①處據上文語境只能選擇“大自然中的萬物”之一“表現自己”的內容來填空,②③兩處只能選“人們在社會中表現自己”的例子來加以證明,
這樣是做到了從形式與內容上考慮,但還不夠,還要寫出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應顯示出“表現自我與成功和勝利”的關聯,這是根據下文“哪里有成功和勝利,哪里就有表現”推理得出來的。因此,這道仿寫題看起來簡單,其實隱含條件比較多,只有根據上下文仔細推理,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四、供料型仿寫
供料型仿寫其實應該稱之為限制型仿寫,因為它仿寫的要求比較明確,也用不著學生發揮想像,只要依據材料要求仿寫適當的句子即可,它與以上三類仿寫題既有交叉之處,又有其自身的特點。
【例7】 閱讀下面文字,請模擬文中畫線的句子,在此句前面的橫線處增寫兩個分句,要求:①與上下文內容連貫,②一舉空中動物,一舉水中動物。
______________ 人愛美,不僅需要服飾居室之美,還需要心靈品德之美。我們不能只看到美的表面現象,更應該注意美的內在本質。
【答案】 鳥兒愛美,不僅需要羽毛之美,還需要鳴聲婉轉之美;魚兒愛美,不僅需要鱗甲之美,還需要浮沉活潑之美。
這道仿寫題從形式看是屬于類舉型的,它要求學生另舉兩個事例與畫線句構成排比,從而歸納出“我們不能只看到美的表面現象,更應該注意美的內在本質”的結論,然而它又不純粹是類舉,它還要求學生寫的兩個例子一是“空中的動物”,
一是“水中的動物”,空中的動物只能是鳥了,水中的動物大多是魚,這樣就限制了仿寫的內容,等于是命題人提供材料(當然是籠統的)讓學生組織答案。
五、人文型仿寫
所謂人文型仿寫,即要求學生仿照句子設定的情境,寫出帶有美感、情感的句子,從而增強語言表達的人情味。通過這樣的仿寫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這是今后高考命題的一個趨向,宜引起廣大學生的重視。
前面講的幾種題型重在考查學生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而這種題型則重在考查學生的情感認知及審美修養。
1.《考試大綱》對本考點的要求是: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常見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重點是比喻、排比、擬人、對偶等。能力層級為d,屬表達應用。
掌握常見的修辭方法及相關知識
2.高考對修辭方法的考查有以下特點:
(1)結合仿用句式。擴展語句、壓縮語段、變換句式等,考查在實際語言環境中運用和理解修辭方法的能力。
(2)結合詩歌鑒賞和現代文閱讀,考查對修辭方法的判斷和表達效果的分析。
(3)從題型來看,既有客觀選擇題,也有主觀表達題,而以主觀題為主。
一、比喻
1.定義
又叫打比方。即兩種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2.結構
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體(作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3.種類
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征,可分為四種: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宛如、像……一樣、如……一般、仿佛……似的”等連接。常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