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作文知識點復(fù)習(xí)
例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XX年全國高考題)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nèi)匀豢梢栽诂F(xiàn)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guān)系呢?是什么關(guān)系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解說:此題能力層級為d級。題的語言材料來自《韓非子.說難》,原文是:“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入之父。”韓非是中學(xué)生知道的,課文選有他的文章。寓言的內(nèi)容寫的是一個看似平常的小事,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只是,這件小事所引發(fā)的關(guān)于“感情的親疏濃淡和對事物的認知的正誤深淺”有什么關(guān)系?這個問題是值得深思的。與過去幾年的話題形式比較,今年的話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在語言形式上既不同于XX年的一個判斷(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也不同于XX年的一個概念(誠信),也不同于XX年的一個偏正短語(心靈的選擇),它是一個并列短語。這個話題提示考生,要注意從身邊的生活中去體悟這個話題的內(nèi)涵。你可以認為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有必然的因果關(guān)系;你也可以認為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你還可以認為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不應(yīng)該產(chǎn)生什么聯(lián)系;甚至你可以將話題分為兩個方面或多個方面去表達他們的復(fù)雜的關(guān)系。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并用自已的認知方式進行分析和思考。這個話題的立意可以有多種角度,選材范圍是比較寬泛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在感情上的親疏濃淡這類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司空見慣的。選材只涉及到話題的一半,根據(jù)話題的要求,考生還需認真考慮話題的另一半,即如何圍繞對客觀事物的判斷進行選材。對客觀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的與感情親疏相關(guān),有的也許毫不相關(guān),與感情有一定相關(guān)的也會有程度的不同。總之,不可顧一漏二,要注意到主觀感情和客觀事物二個方面。
例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XX年全國高考題)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fēng)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fēng)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jīng)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xù)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jīng)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yīng)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這個話題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