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專項復習教案
(2)乃召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
譯文: 。
(3)其孝謹聞于其族,其信義著于其友。
譯文: 。
第五單元
23.d 24.c 25.a 26.b 27.d 28.a 29.d 30.b 31.d 32.a 33.c34.d 35.b
36.(1)于是就頒賜給王羆鐵券,說只要荊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職。(重點:“遺”、“全”)(2)只有王羆能取信于民,所以沒有隱匿的人,他征收的糧食不比各州少。
37.c耿介:正直,古今意義相同。a水溫:古義,水熱;今義,水的溫度。b著名:古義,顯露功名;今義,一般指聞名,有名。d造詣:古義,走訪,往訪;今義,學問、藝術等所達到的水準。
38.d者: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a所:助詞,與“為”組成固定格式表被動/助詞,放在動詞前,組成“所”字結構。b之:代詞,這樣的情況/結構助詞,賓 語前置的標志。c焉:語氣詞,用于句末,一般不譯/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那里。
39.b②③⑤都不是表現何遠清廉公正的品格的。②反映何遠盡職守。③何遠為百姓做實事。⑤表現何遠待人不卑不亢的態度。
40.c“凈化民風”,文中無此信息。
41.(1)命名(2)養(3)確實(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42.b 43.(1)假使堯在上主政,咎繇當法官,怎么會有奪人馬駒的呢? (重點詞:“使”“理”“安”,
兼顧全句) (2)如果有人像這個老人—樣被欺負,也—定不會給他馬駒的。(重點詞:“見”“暴”
“與”,兼顧全句)
44.c 45.獄訟不正 完善法制 46.d 47.c 48.b 49.d 50.c 51.b 52.d 53.d 54.(1)精神更加振奮,趁著勝利追擊敗兵。(2)服從命令而放跑敵人,不是好的將領。(3)你剛剛有了功勞,現在往西去謁見主上,不應自我夸耀,要在交談中時時表現出好像做得不夠的樣子。55.b 56.a 57.c 58.d 59.(1)(許逖)陳述茶制和鹽制的利弊,減少州縣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2)于是召集他們的首領,把禍福(利害關系)告知(他們),各部落都認為許逖的話是可信的。(3)他的孝順恭謹在他的族人中得到傳揚,他的信用道義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