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專項復習教案
[注]①鐵券:古代皇帝頒賜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種特權的憑證。②讟:怨恨。③臺使:六朝時朝廷使者。
3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軌遂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襲羆 濟:渡河
c.時既內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憂慮,憂患
d.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祟
33.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伺的一組是 ( )
a.咸去乃見思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羆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 相如聞。不肯與會
c.羆為設食 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
d.天若不佑國家,使箭中王羆額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34.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羆“舉動率情,不為巧詐”的一組是 ( )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來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 ④每至享會,自秤量酒肉,分給將士
⑤爾之選擇,當是未饑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王羆為官清廉,辦事公允。當荊州被圍,城中糧盡時,他和將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會,他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
b.王羆雖是性情中人,卻為人小氣。他請臺使吃飯時,竟因對方撕去薄餅邊兒而撤去食物;還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來臺。
c.王羆性格質樸正直,倔強急躁,別人總是對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屬挾帶私心跟他談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來擊打對方。
d.王羆作戰勇猛;出戰時經常不穿鎧甲,不戴頭盔;面對敵人的偷襲,他英勇殺敵;鎮守華州時,他竟欲與神武帝拼命。
3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乃遺羆鐵券,云城全當授本州刺史。 (2)唯羆信著于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