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專項復習教案
a.何遠任職后順應時勢改變倜儻灑脫的本性,他杜絕交游,厲行節儉,服飾用品簡樸破舊,身居水族之鄉,每頓飯也僅吃數片干魚而已。
b.何遠堅持清廉的節操:出錢買百姓的井水,從簡接待太守王彬,俸祿分毫不收。他先后出任數郡太守,從不為物欲而改變廉潔之心。
c.何遠上任以來,從廢除繁多的祭祀活動、處治盜賊到為民開辟街巷、修治集市等,都能恪盡職守,從而凈化了民風,并受到皇上的賞識。
d.何遠為人耿直,對豪強富戶嫉恨如仇,對貧民百姓視為子弟;與人交往,既不盛氣凌人,也不低聲下氣,因而受到豪強及庸俗之士的嫉恨。
(九)閱讀下文,完成第41—45題。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對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之?”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誠愚矣!夫何為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過也。使堯在上,咎繇③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4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 名( )(2)臣故畜牸牛 畜( )(3)公誠愚矣 誠(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42.下列句中“為”字用法與另三句不同的一項是摙 ( )
a.是為何谷 b.何為以公名之 c.以臣為愚 d.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
4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 (2)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
44.從全文看,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認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不是愚者。d.桓公認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是愚者。
45.管仲“請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修政”的內容是__________。
(十)、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4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