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1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文學常識
1.《論語》: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鬃樱ㄇ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2.《孟子》: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3.《荀子》:戰國末期趙人荀況及其弟子所著。荀況本為孫氏,故此書又稱《孫卿對書》或《孫卿子》。西漢劉向整理時定為32篇。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4.《莊子》:也稱《南華經》或《南華真經》,計52篇,今存33篇,其中內篇7,外篇15 ,雜篇11。一般認定內篇為莊子自撰,其余則出自莊子門人及后學之手。 莊子(約前369—前286),我國戰國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國人。大體與孟軻同時而稍后。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生大都從事于講學、著述,但從游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成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
五、作文素材
1.在“侍坐”這場談話里,孔子所持的是完全不干預、不規定學生理想的“大撒把”姿態,沒有加任何限制,如必須符合儒家的某教義之類。這種平等對話式的教育方式,是明智的,也是完全符合教育教學的科學性與規律性的。
使用角度:平等對話/和諧
2.保護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兩千年前,山林湖泊該是很多吧,孟子則已提出:“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他已經意識到濫捕濫伐的危害,告誡人們要注意生態平衡。
使用角度:環境與生存
3.學習要注重積累,要有恒心,要專一,這是常識,也是真理,我們有不少同學,能把荀子的《勸學》一文背得滾瓜爛熟,但在實踐中,卻又忘記了這幾條最基本的原則。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自己做到“積土成山”嗎?做到“鍥而不舍”嗎?做到“用心一也”嗎?
使用角度:學習/恒心/說與做
基礎達標
1.選出下列沒有通假字的一項( )
a.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b. 莫春者,春服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