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考前輔導材料
c、看賦分,配答案。
一般來說,現代文閱讀每題賦分都在4分以上,這也決定了每個題目的答案要點一般不可能只是一點。一般情況,4分題答案至少應有兩點,6分題答案至少應有三點。如果命題人在作答處已標明(1)、(2)之類序號,則按序號答夠要點。如果未標明序號,考生也應該心中有數,不可只答一點了事。如果題干中有“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認真把握住。
記住:全用文中的話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話太危險。
幾種題型的答題模式
(一)修辭
1、對比:鮮明形象地表現事物(道理)的什么特點,突出作者對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種感情。
2、擬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種情感,具體形象生動,便于抒發某種感情(如對什么什么的熱愛等)。
3、比喻:具體形象生動地突出本體的什么特點,從而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生動性。
4、反復:“反復”的作用就是強調、突出所重復的內容,表達作者什么感情,升華主題。
5、引用: 引用能豐富文章的內涵,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使文章的典雅。
6、反語:更強烈表達一種諷刺,憤怒或調侃之情。
7、排比:排比可以增強語勢,同時還便于語義的層層遞進或語境的步步擴大。
(二)表現手法
1、象征: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2、對比:突出對比物的特點,起突出強化的作用。
3、正面襯托、烘托:襯托的作用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更鮮明地體現主體事物什么特點或者烘托出所要表達的某種感情。
4、白描:樸素自然,寫出某種情感。
5.反襯:為了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更能鮮明的表達作者的某種情感。
6、人稱運用:
第一人稱:顯得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到擬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第二人稱。第二人稱有時還有擬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語言生動;而在表情達意方面,運用第二人稱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對話,便于抒發某種感情, 而且有顯得親切自然的表達效果。
7.舉例或列舉 這類試題首次出現在2005年的江蘇卷中,議論散文中的舉例或列舉的作用是具體實在,易于接受,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8、抑揚結合:更能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某種品質,使贊揚或批評更為強烈;還能使文章行文富有波瀾,制造曲折,避免平淡。
9、側面描寫: 另辟蹊徑地表現事物,體現事物的另一個側面。
10、寫作上由實而虛的作用
從人們熟悉的實體寫到蘊含哲理的象征體,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便于讀者的理解逐步深入。
(三)作用題
總思路—
1、結構———設置懸念,承上啟下過渡,總領下文,小結上文;照應開頭,與某處呼應,引出下文的議論和思考,為下文某處內容作鋪墊,為文章某處內容埋下伏筆
2、內容———寫出什么內容,突出某個事物,豐富了文章的內涵,增強某種情趣
3、手法———使用了對比、反襯等手法,渲染氣氛
4、主題、情感——開篇點題或卒章顯志或呼應開頭,體現了什么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升華中心。